【學好公民科】辨別虛假資訊 查證事實動機

  現今資訊流轉比傳統媒體更快,出錯的風險也遠超傳統媒體。在互聯網世代當中,大家不時會接觸一些令人以為是真實可靠的消息,但到頭來卻不盡不實。近年網絡流行用詞「集體炒車」(意指大部分人誤信謠言導致出錯),就是指難以辨別虛假資訊的一種延伸現象。因此,如何辨別資訊真偽,以及如何對待資訊,對生活在萬物互聯的互聯網世代當中,甚為重要。

  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民科」)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的課題當中,課題「科技發展與資訊素養」其中一個學習重點就是「資訊素養的內涵與正面價值觀的關係:辨別虛假資訊;使用科技的道德操守;遵守相關法律」。而在相關學習重點的補充說明當中,就有「充斥虛假資訊,使用者需要仔細辨別」的描述。在過往高中通識教育科「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當中,也有與辨別虛假資訊的授課內容。

  然而,無論是通識教育科,抑或公民科,在互聯網世代之下,教學內容都是相近的。那麼公民科老師在教授相關課題時,又可從哪一方面入手,以及有哪些部分需要注意呢?

  虛假資訊可分三類

  要辨別資訊真偽和辨別虛假資訊,同學們需要明白虛假資訊的定義和特質。關於虛假資訊的定義,老師可引用新聞界的界定作為參考。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8年發布的《新聞教育和訓練手冊》指出,在新聞業中散布的虛假資訊可分為三類:惡意訊息(Mal-information)、虛假訊息(Disinformation)和誤傳訊息(Misinformation)。

  所謂惡意訊息,就是基於事實但以惡意危害他人和群體為發放目的的資訊;虛假訊息就故意偽造的假訊息;錯誤訊息就是指人為失誤或資料不完整等因素而造成不符合事實的訊息。

  明白到以上的定義,大致可以了解辨別虛假資訊的兩個關鍵。第一是資訊內容是真還是假,這涉及相關資訊中事件本質的真偽。對於所謂真偽,會受很多因素所左右,可能是資訊內容的不完整,又可能是資訊內容經過改動。記得日本漫畫家臼井儀人離世時,由於日本媒體刊登了另一位藝術家的照片,導致整個亞洲的傳媒都在發布「虛假」圖片,後來才更正過來,這可視為資訊內容不完整的一個例子。

  第二就是發放資訊的動機,相關動機與資訊本身的真偽未必有直接關係,但卻有機會因資訊傳播者動機不純而令真實資訊造成負面影響。近年在網上討論區流行「帶風向」的說法,就是有目的性的引導輿論,當中往往涉及虛假資訊的發布。上文提及的惡意訊息、虛假訊息和誤傳訊息,動機就是一個界定性質的準則。

  而在討論發布虛假資訊的時候,往往涉及到法律層面。在香港,基本法保障香港居民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也保障了傳媒及訊息發布者的權益。

  不過,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並非完全不受限制。在現行的法律框架之下,如果有人發放不當資訊,警方可根據《刑事罪行條例》或《香港國安法》等採取執法行動。

  一般而言,發布資訊的動機會是一些相關案件一個重要的討論點,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失。所以在一些與發布虛假資訊相關的案件,法官也會了解發布者的發布動機,而在量刑時也會以此作出考量。所以,動機將是一個辨別虛假資訊的關鍵。

  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知道同學們要辨別虛假資訊,可從辨別事實與發布者動機來作判斷。何以正規傳媒放開的資訊相對可靠呢?就是因為相關行業的規管較為嚴格,這也可解釋何以在互聯網世代充斥虛假資訊。因此,同學們明白到這些關鍵之處,對於虛假資訊帶來的影響便能更易掌握。

  ◆ 羅公明(資深文化工作者,從事新聞及教育工作多年,曾主理公民科和通識科相關網站及參與教科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