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衞生黑點 逾九成已改善

  食署滅鼠隊增至31隊 店舖阻街投訴減逾四成

  環境衞生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其中鼠患、店舖阻街等衞生問題一直困擾香港市民。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楊碧筠近日接受本報專訪時,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各項成效均達預期,包括在食環署主責的244個衞生黑點中,逾90%已顯著改善,另有60%鼠患黑點已消除;店舖阻街亦有改善,投訴數字去年底較去年初大跌逾40%。為進一步整治鼠患,食環署已在個別地區使用熱能探測攝錄機配以人工智能(AI)技術檢測鼠蹤的方法,預計今年年中可覆蓋全港各區。

  特區政府自2022年8月啟動「打擊衞生黑點計劃」,由警方、食環署等部門展開聯合行動,致力解決困擾居民多年的環境衞生難題。楊碧筠表示,署方過去一年各項工作均成效顯著,90%衞生黑點的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至於餘下逾20個難以整治的衞生黑點,她指由於較為複雜,需要多個部門才能處理,「例如有些黑點涉及露宿者,就需要想多一些方法,給他們支援,才能更好的處理。」

  防治鼠患問題一直是食環署的重點工作,楊碧筠表示,去年全年共捕獲6.3萬隻活鼠,較2022年增加約40%,70個鼠患黑點已消除,佔比約60%,高於2022年施政報告的工作標準。「變陣、變法和變習慣,是防治鼠患的三大要素。」楊碧筠解釋,變陣是指在策略上作出改變,「滅鼠工作在過去都是日間做得比較多,但夜間才是老鼠最活躍的時間,因此現時滅鼠工作都在夜間進行,在深夜放鼠餌,目前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已由19隊增至31隊。」

  熱能探測加AI搜鼠 推廣至各區

  變法則指防治鼠患的工具轉變,「現時使用的T型鼠餌盒和酒精捕鼠器均加強了捕鼠效能。」楊碧筠續說,今年將會用熱能探測攝錄機配以人工智能技術用於評估各區的「無鼠百分比」,取代以往用番薯咬痕比率來制訂指數的工具。她指目前已在港島中西區及灣仔東區使用,預計今年年中可覆蓋全港各區。

  楊碧筠強調,單靠政府部門的努力仍不足夠,全港市民亦要為建造美好環境努力,「市民要有公德心,需改變破壞環境的壞習慣,消除老鼠在『食』、『住』、『行』的基本生存條件,才能有效防治鼠患。」

  對於有人質疑食環署消滅老鼠的成本太高,以致成本效益低。楊碧筠解釋,食環署的滅鼠隊工作內容覆蓋面甚廣,「有關支出除了用於防治老鼠之外,還有蚊子及其他害蟲,而滅鼠隊的同事所做的事也不單是放鼠籠,他們還要補鼠洞、下鼠餌、監測鼠蹤等各式各樣的工作,所以絕對不能就此簡單除開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