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策略/港股跌浪近完結 可分注入市

  今年初不少專家認為,港股的跌浪近尾聲,近日恒指確實出現見底徵兆。資深證券界人士謝明光指,上周二(1月23日)傳內地設立2萬億元人民幣的股市平準基金,透過滬深港通投向A股,消息傳出後,A股及港股應聲上揚。

  港股對A股敏感度超美股

  近期內地有多項提振信心政策,中國證監會公布於1月29日起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另3月18日起把轉融券(即中國證券金融公司把證券出借給券商沽空),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謝明光指出,A股散戶向來較熱衷於財務槓桿,當過分利用融券安排(借貨沽空),這反而會影響市場的穩定性。而且戰略投資者在承諾的持有期內出借獲分配的股票也十分普遍,這可能會在市場波動時引發大規模「斬倉」。故此,這次中證監的安排相信可令A股市場變得更穩定。

  他又說,今年恒指與美股的相關性持續下降,近期也一直維持負值,代表兩者走勢相反。但恒指與滬深300指數的相關性卻在提高,一直維持在0.7以上,代表相關性十分之大。所以若A股的表現靠穩,對港股後市的走勢也較為有利。

  但港股即使有反彈的潛力,投資者又應何時買入?這要借助技術分析來幫忙。葛蘭碧八大法則中跌市的四個階段在去年至今年初出現,去年8月是B階段,其後8月至11月,恒指周線圖的5周線及15周線的距離愈來愈遠,這是法則中的「負向乖離」,也是C階段即將出現,這時候有望反彈,但力度很弱,當時恒指僅由低位反彈至18100點以上,C階段便完結。

  到了去年底今年初,恒指到了法則中的D階段,這時候會出現「投降式」拋售,市場完全失去信心,不過卻是整個跌浪即將完結的時間,雖然市場未完全恢復信心,但中長期投資者可以分注入市來降低風險,若市場有利好消息配合,反彈的走勢就會愈來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