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路/長期抗爭 矢志救教育救孩子

  湛江,20世紀90年代,區桂芝的母親回到故鄉。區桂芝父親過世後,母親每年都回老家過年。今年春節,區桂芝和弟弟照例會回去陪年逾九旬的老人。

  「兩岸隔絕年代,爸媽無法知曉他們父母何時去世。這是歷史造成的人倫悲劇。」她說,「母親因沒能盡孝深感愧疚,回去後用重建老屋的方式自我救贖。長輩承受如此不幸,我們和下一代必須思考,要不要延續這樣的民族苦難!」

  1992年,區桂芝第一次回大陸,去寧波、紹興旅行。那次,區桂芝參觀了不少名人故居。「王羲之、徐渭、秋瑾、魯迅……都是耳熟能詳的人物,走進歷史現場,特別親切。」她回憶說,「長江、黃河曾只在課本裏,《龍的傳人》曾是最熱門歌曲。我沒下飛機,心就怦怦跳得厲害,胸中澎湃的是民族感情。」

  「現在年輕人可能難以理解,因為傳統文化在教育和生活裏流失,他們受到的滋養微薄了。這是今天的困境。」她眉頭緊鎖。

  教育界有識之士揭露的問題,橫亙在台灣社會面前。

  「選舉前,有人說我是4年一次的臨時演員。現在,我要把臨時演員演成主角。」區桂芝語氣堅定,雙手握拳,「民進黨繼續當政,課綱恐原封不動。我們要聯結更多人來救教育、救孩子。這是長期抗爭的道路,要有知其難為而為之的勇氣。」

  區桂芝希望兩岸年輕人多接觸,相互促進。「兩岸應在共同的傳統文化基礎上,結合創新能力,共創華夏新文明。大勢所趨,同路人會越來越多,共同的夢想定會成真。」她說,「這個夢以文化為根,不是虛幻的。我們不能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