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日誌/回正軌重團聚 跨境童展笑容

  圖:去年通關初期深圳口岸人流大增
  圖:去年通關初期深圳口岸人流大增

  新春在即,跨境學童周子軼猶記得,去年此時,正值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不久,苦候三年上網課的跨境學童終於迎來可以返港讀書的好消息。2月初,他和爸爸周劍鋒第一時間預約配額赴港參加學校的新春的活動,準備迎接新的學期。在三年疫情之中,數萬名往返於深港之間的跨境學童求學路受到巨大影響。過去一年,恢復通關對許多跨境學童及其家庭來說,彷彿是一個新的開始,重新回到正軌,真摯的笑容由心而生,展望來年,充滿希望。\大公報記者 李望賢

  就讀小學六年級的跨境童周子軼在去年恢復通關不久後,就和爸爸周劍鋒第一時間預約配額赴港參加學校的新春的活動,迎接新的學期。

  爸爸周劍鋒回憶,開學第一天,孩子激動得早上6點便已自行起床,希望7點趕到上水,7點半到達學校,早點與同學見面。「恢復通關這一年他幾乎都延續了這個節奏,每天都自己計劃好時間。6點35分左右從家中出門,7點20分左右到學校。提前半個小時,可以和同學們聊聊天,玩一玩,或者去看一下學校養的小動物。」

  課後活動豐富 親子溝通順暢

  周劍鋒形容過去一年,許多跨境童家長都積極樂觀了許多,在經歷了3年的網課後,首先最開心的就是見到孩子重新適應在香港求學的節奏,親子溝通也更加輕鬆,「孩子報了課後的游泳班,參加香港的小童軍活動,還有一些田徑體育活動,都非常開心。孩子晚上回家的時候跟我們分享活動中的趣事,還有新交的朋友,我們也為他感到開心。疫情期間,因為在家上網課,親子溝通多是圍繞學業,單調許多。」

  疫情期間不少學童長時間上網課,面臨成績直線下滑的困境,不少家長選擇赴港租房陪讀,鄭太太正是在疫情期間眾多赴港陪讀媽媽之一。「堅持了20多個月左右的網課,看到兒子的成績從班級前幾名一路下滑到中下游,還是決定讓孩子恢復面授課程。」鄭太太坦言,最初雖是為了成績赴港,但看到孩子們每天臉上燦爛的笑容,覺得比什麼都值得。恢復通關以來,考慮到兒子面臨升中的關鍵階段,決定繼續在港陪讀。

  回想疫情三年的生活,馬女士仍心有餘悸。在經歷一年多的網課以後,兒子不僅成績直線下滑,更迷上遊戲,情緒出現問題。「最開始覺得兒子每天精神都不太好,作業完成也不太理想,後來發現他偷偷在玩遊戲,甚至半夜也偷偷拿了手機在玩。家人發現了以後,開始嚴加控制家裏的電子設備,但是引來兒子的激烈反彈。有一段時間甚至不願跟家裏的人說話,不願走出房門。」

   回到熟悉環境 情緒大為好轉

  這讓馬女士和先生無比擔心,決定讓兒子轉回深圳,在附近的公立學校就讀,希望正常的學校生活和同學互動,能夠讓兒子走出低迷期。不料情況更加糟糕。兩地五年級教學內容相差甚遠,加上網課落下不少功課,兒子適應並不容易。

  在和先生反覆商量之後,馬女士決定辭職帶着兒子返港讀書,「其實我事業正處於上升期,辭職這個決定對我來說犧牲很大,但是為了兒子,沒辦法。」好在回到香港熟悉的學校環境中,兒子情緒有所好轉。回港一個學期後,迎來恢復通關的好消息,馬女士和兒子欣喜不已。這一年來,雖然跨境上學路程較長,但家庭生活恢復正常,兒子時不時分享跟同學相處的趣事,一家人重新有說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