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什錦/祈福謝灶\方曉嵐

  左圖:謝灶祭品。\作者供圖;右圖:年畫裏的灶君像。\資料圖片
  左圖:謝灶祭品。\作者供圖;右圖:年畫裏的灶君像。\資料圖片

  相傳幾千年前,軒轅皇帝改地上的坑灶為高台火灶,從此我們的祖先便站着煮食。家家戶戶都有煮食用的灶,以前是燒柴的,也有燒煤炭的,廣東人稱為灶頭。

  大概在大半個世紀之前,香港人煮食用具大部分還是燒柴的,家裏都有個灶,下面放柴生火,上面放鍋煮食的灶面叫做「灶頭」,而天井、後欄和走廊,就是存放木柴的地方,那時香港幾乎每個分區,都有賣木柴的店舖。

  後來,英國人引入了火水(煤油),人們煮食開始用火水爐代替了燒柴,那個時期新建的樓宇都是三、四層高,沒有電梯,叫做戰後唐樓。戰後唐樓最大的特色是廚房的改革,沒有了燒柴的灶,代替的是英泥砌的灶台,上面放的是一至兩個火水爐或炭爐,那時的香港人仍稱這個英泥枱面為灶頭。灶頭旁邊還有一個灶君爺的神位,灶君與灶頭,是無數人的童年回憶。

  灶君是誰?以什麼形象出現?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多個說法。《淮南子》說:「炎帝作火,死而為灶」;汪葵在《事物會源》則以黃帝為灶神;《呂氏春秋》則曰:「吳回回祿之神,托於灶,是月火王,故祀之也。」另外的一個說法,清代俞淨意撰寫的《敬灶全書》把灶君分立為東、南、西、北、中五方灶神。灶君不一定是男性,古代有另一說灶君是崑崙老母,以女性形象出現。

  流傳得比較多的神話故事,說灶君爺是天上玉皇大帝派來的使者,封號是「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他就是火神祝融,責任是保護凡間百姓的灶火。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這一天是灶君誕,但這一天並不是灶君爺的生日,而是他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的日子,回去向玉皇大帝匯報百姓的生活情況,以及每家人的品行,然後在正月初一又會回到人間,繼續他新一年的工作。為了讓灶君爺回到天庭時多說好話,使家庭免受上天譴責,以保平安,於是,在灶君誕這一天,家家戶戶進行祭灶,為灶君爺送行,感謝灶君爺一年的辛勞,更是為家中祈求平安。

  祭灶的風俗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禮記·月令》中已有記載。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灶君誕,亦有稱為「小年」。在這一天,人們對灶君進行「祭灶」,廣東人稱為「謝灶」。廣東人還有「官廿三、民廿四」的講究,就是當官的在二十三日謝灶,平民百姓在二十四日謝灶。廣東人平日在家向菩薩或祖先上香,也會順便為灶君爺上支香。到了謝灶的這一天,祭品就豐富多了,有米通、炒米餅、片糖、帶葉的桔等,而且還有一支甘蔗,代表一條天梯,方便灶君爺返回天宮,有節節高升的意思。

  古代北方人用羊來祭灶,到了宋朝,改用豬頭、魚等作祭品。到了明朝,人們開始以素食代替葷食,到清朝更盛行一種用麥芽糖做的「灶糖」祭品,形狀模仿圓形小瓜,所以也有稱為「糖瓜」,有用糖黏住灶君的嘴巴的意思。祭品中也會放些雞蛋,是供黃鼠狼、狐狸這些灶君的手下吃,正是小鬼難纏,必須打點一下,以免小鬼們向灶君爺打小報告說壞話,民間創意真是精彩百出。

  七十年代後的香港,石油氣爐和煤氣煮食爐逐步代替了火水爐和炭爐,也引入了西式的廚櫃。人們很少會稱爐頭位為灶頭,也不會有灶君爺神位。到了今天,每年歲末的祭灶謝灶,只有極少數老人家仍會進行,紮作店也可以買到祭灶紙品。

  制定祭祀禮節,是為了定期提醒人們要學會感恩。我們聰明的祖先,發明了鑽木取火和高台火灶,還留給我們許多神話故事,其中就包括了祭灶,表現的是向火神的敬畏。在教育和法律未普及的時代,祭祀雖然有迷信成分,也不失一個有效的生活方法。

  每個神話故事的主要精神都在於警世。如果人們多做好事,懂得感恩,就會得到神靈保佑,生活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