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日常/孝的實踐\米 哈

  我們曾經說過有許許多多的哲學家都選擇一輩子獨身,但其實,還是有不少如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和黑格爾一般安於娶妻生子組織家庭的哲人,而無論這些哲學家有沒有生兒育女,他們始終也有父母,也是父母的孩子。於是,思想家都無可避免要正視「家庭觀」這議題。

  我們中國人的思想體系,「孝」至關重要,而在英語世界,這一般譯作「子女恭敬」(filial piety)。孝是我們傳統的家庭觀念基礎,也是透過由個人到社會的展現而成為構作和諧世界的核心價值。但,我們是怎樣實踐「孝」的呢?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孝順父母的第一步便是「聽話」。我們聽父母的話而不反駁是基本,我們跟隨父母的指令行事與自律,就是孝。孝,發展成不同的禮,於是我們要主動地跟父母問好、定時關心與送禮等等,而孝也成為了責任,於是為了避免失責的壓力,我們盡力盡責地實踐孝。這是孝成為了社會結構的過程,但這樣的孝是規範的,也是某程度上的約束。

  最理想的孝,或許是一種在責任以外的念。話說,北宋時,歐陽修與宋祁等人奉仁宗詔令修撰了史書《新唐書》,其中有〈狄仁傑傳〉一文,寫到唐代名臣狄仁傑受工部尚書賞識,推薦他擔任了并州法曹參軍。

  當時,狄仁傑的父母住在河陽別第,即今河南境內,而并州則位於今山西境內。有一日,狄仁傑來到太行山,也就是山西與河南的界山,回首眺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

  意思是,狄仁傑見到一朵白雲在天空飄飛,於是對兩旁的人說道,「我的父母就住在那片白雲的下方」,然後他仰望天空,心中悵然若失,直到那片白雲飄走才肯離開。

  這一份對父母的念,大概就是最理想的孝,不為禮,也不為責任,只是發自內心的孝念。當然,若然兩旁沒有人,狄仁傑又會否說出如此的話,那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