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 園/「國曆」與「家曆」\蓬 山

  「二十三,糖瓜粘。」年,是越來越近了。中國人好福氣,每年都可以過兩個新年。區分的叫法有很多種,如公曆與農曆、陽曆與陰曆、新曆與舊曆、西曆與中曆等等。

  其實,也不妨叫作「工曆」與農曆。農曆是農耕文明的產物,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皆以農曆來定農時。就是而今,很多農村地區依舊按照農曆的節奏生活,集市、廟會、社戲都擇農曆的黃道吉日。而「工曆」在中國鋪開不過百年,是近代隨着西方的商業開拓和軍事壓迫而傳入的,西方傾銷的棉布、煤油以及橫行的軍艦、槍炮,無不是工業文明的產物。

  又或者,還可以對應地稱公曆或「私曆」。對於腦門上刻着KPI的打工人來說,公曆新年雖然也有一天假期,不過是又一個Q1的開始。新年前後,上年度的總結、報表、考核,新年度、新季度的計劃、進度、預算,還有隨之而來的年會、團建、客戶拜訪,忙得焦頭爛額。到了「私曆」年,總算可以少少喘口氣,好好享受幾天私人時間。

  老舍則曾將兩個新年稱為「國曆」和「家曆」。民國初年,西曆被定為國曆,如國語、國幣一樣。政府甚至一度要將春節的各種習俗強行轉移到西曆新年,然而終究熬不過強大的民俗。除了衙門機關、大學等之外,相當長時間民間對西曆新年幾乎沒概念,根本沒什麼年味。老百姓還是過自己的年,也就是「家曆」年。

  在這個新年,從倒計時巴望回家開始,就要給家人裝備各種禮物。為了那頓團圓的年夜飯,不怕頂風冒雪和擁擠的火車。也一定要走親訪友,迎接那些親熱乃至有些許尷尬的問候、嘮叨。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都推開家門進來了。就拿吃的來說,國曆新年是公司聚餐,而家歷新年是媽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