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創投不能只談投入 也須量化產出

  艾凡 華坊諮詢評估特約資深顧問

  本年度特首施政報告除了房屋土地供應外,多了一個以多區同時推進的土地發展經濟目標,就是「創科研產業發展/工業化」,其實相關的發展早於廿年前已在香港開始,有科學園(包括其創新園,前身稱為工業邨)和數碼港,但都是以個別地區層面去思考政策發展,喜見現屆施政報告以全港性去思考如何在金融、房地產以外的第三個可自主持續的經濟動力。

  統計處收集各行各業表現

  政府統計處每年有按行業類別,去收集統計各行各業的業務表現,數據包括機構單位數目、就業人數、僱員薪酬、營運開支、業務收益、行業增加價值、盈餘總額等。筆者分析不同行業數據之間的關係,並以時間序列展現出僱員對行業增值的走向變化,有以下觀察:

  以金融財險、醫療私教、創新科技、資訊通訊、專業顧問、物流存儲類的僱員平均行業增值有較佳升幅,這些行業都是「創造轉化」資產、或因應資產所需提供「合規服務」,又或為資產進行「效率配備」;

  在文創行業中,除了數碼娛樂、印刷出版有明顯的僱員平均行業增值優勢外,其他如設計、廣告、電視電影行業均呈現負增長;

  過去一年多接二連三發生意外的行業:建造拆卸、交通及餐飲零售,僱員平均行業增值均呈現負增長,而且在疫情高峰期前已有此趨勢。

  在進行上述分析時,筆者發現統計處就創科研發展行業公開的資料,並沒有交代業務表現相關的數據。雖知香港政府對創科研發展的扶持政策已有很長歷史,涉及千億金額,包括提供空間配套優惠的科學園、創新園、數碼港和多種的產業孵化加速平台、引進或鼓勵創科研發展企業的稅務優惠、企業聘用專才的薪酬補貼、去年開始的主動配對投資等。受惠獲益機構須每年提交業務表現報告,理應如統計處收集其他行業的一樣,一視同仁 ──「不只談政府投入,也量化機構產出」。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