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港可成全球供應鏈數碼化服務中心

◆利安生(左)表示,大灣區經濟活動整體向好,種種跡象表明香港消費正在復甦。旁為黎可怡。香港文匯報 記者周曉菁 攝
◆利安生(左)表示,大灣區經濟活動整體向好,種種跡象表明香港消費正在復甦。旁為黎可怡。香港文匯報 記者周曉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畢馬威中國消費品零售行業亞太區主管利安生昨於「大灣區市場發展趨勢」論壇指出,香港的經貿活動、文體賽事、旅遊業等均在逐步復常發展,且能抓住機遇向上而生。在大灣區發展中,香港不僅繼續扮演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也正在轉型成為全球供應鏈數碼化的服務中心。

  他表示,大灣區經濟活動整體向好,種種跡象表明香港消費正在復甦。如多項國際重大活動將回歸香港,香港奢侈品銷售顯著上升且部分品牌已超越疫情前水平。澳門博彩業有望回歸疫情前水平,表明區內的旅遊業也逐漸向好。加上去年香港與中東的緊密合作與聯繫,香港企業有更多機會在新市場開拓商機。

  灣區發展及東盟中東市場機遇多

  談及供應鏈數碼化的轉型,利安生解釋,作為全球航運、貿易中心多年,香港在製造業的各個環節,從產品設計和開發到交付消費者,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香港是採購人才高度集中的城市,地理、金融、法律等優勢令香港自然而然成為管理供應鏈系統的理想場所。尤其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一員,與深圳、廣州組成的群聚效應加倍,豐富供應鏈的完整性。

  他強調,香港作為內地和東盟市場的樞紐,也將持續為全球供應鏈數碼化服務中心的建設提供支撐。香港努力推動高端製造業和再工業化進程,「採購+設計」相結合,能多元促進東盟製造業的發展。另外,大灣區內的不少企業正積極開拓東盟市場,香港有能力促進亞洲區內兩大新興市場之間的商貿往來。

  同場,環球資源展覽部副總裁黎可怡鼓勵更多外國品牌進入大灣區,指大灣區作為重要的經濟區域,政策上對進口商提供廣泛的支援,且區內居民消費能力極強,網購和直播帶貨滲透率高,海外商家可抓住機遇積極拓展市場。據悉,國際原產商品展覽會將於11月在香港亞洲博覽館舉辦,旨在滿足區內市場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