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現青蛇 生態 女性主義 神話

■《Of other tomorrows never known》
■《Of other tomorrows never known》

■「青蛇:女性中心的生態學」展出逾60件作品。
■「青蛇:女性中心的生態學」展出逾60件作品。

■卡洛琳娜·卡伊塞多《大眼長蛇》(後)。瑪齊婭·米利奧拉 《豐盛之矛盾#54:蛇舞儀式》(前)。
■卡洛琳娜·卡伊塞多《大眼長蛇》(後)。瑪齊婭·米利奧拉 《豐盛之矛盾#54:蛇舞儀式》(前)。

  「青蛇:女性中心的生態學」在全球氣溫攀升,極端氣候日益嚴峻之際,着眼於藝術與生態的聯繫。展覽匯集了來自20個國家的30多位藝術家和藝術小組,展出逾60件作品。作品均取材自以女性為核心的各種神話和世界觀,藉此探索衍生其他生態關係的可能性,想像未來的別樣景象。

  「青蛇」直指於導致生態危機的榨取式經濟下,自然如何被視為可供任意開採的資源儲備。展覽詰問在藝術家頌揚自然,讚賞自然界包羅萬象,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的同時,從中可以催生出哪些另類敘事?以關懷為本,重視人與人,及與自然的關係——這正是「生態女性主義」的核心概念。出於關懷的勞作是存在再生的關鍵,這一點在廣泛地域的父權制度和帝國制度中都被低估。

  「青蛇」之名既來自家喻戶曉的中國古代傳說《白蛇傳》的姐妹蛇精,也泛指在不同文化及宇宙系統的神話中出現的蛇形人物。這些蛇形人物代表大自然有蛻皮更新,變化復甦的能力,如同蛇蛻去舊皮,從冬眠中醒來。自唐朝流傳的《白蛇傳》中,青蛇的形象突出了女性力量、姊妹之情及性別流動。這個民間故事在當代文學和電影中亦經常被重新演繹。另一方面,蛇的蜿蜒曲線好比流經大地的河道,表現了汩汩流動的生命力。展覽中多位藝術家持續關注特定的河流生態系統及其相關神話。這些從不同地理出發的作品之間展開了對話,牽引出各自存在的掙扎,也凸顯了人們如何對非人類生命體展現出同情心及關懷。像蛇一樣盤曲起來,首尾銜接的圓圈,代表了行星和宇宙包容萬物,循環更替的形象,它恍如一陣陣和諧的交響呼喚,促使人類徹底為自己在天地之中重新定位。

  日期:即日起至4月1日(逢星期一閉館)

  時間:11:00am至 7:00pm

  地點:大館當代藝館(賽馬會藝方一樓展廳、F倉一樓及監獄操場)

  地址: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