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一粟/中企外闖 工程機械龍頭看俏\谷運通

  港股恒指上周逼近2022年10月底部之後,人民銀行即時出招,刺激海外中資股迎來今年以來的首次單周上漲。不過,從這個星期A股和港股的表現來看,除了高息中資股外,大部分醫藥、科技行業的個股接連破底,走勢惡劣。現時市場主流的觀點,包括中資和外資,均視上周的回升乃反彈居多,港股要真正轉勢,可以說任重而道遠!

  造成今年市場陷入負循環陷阱的原因有很多,有來自基本面的,有來自地緣政治的,更直接的恐怕是投資者正在對經濟前景失去信心。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內地已採取相當多的行動去保經濟,但市場的反應是「不到肉」。因此要走出信心危機,中央財政一定要「對症下藥」,不斷在舒適圈裏的刺激政策難以提振中長期的信心,比如去年底以來實施的多種財政政策,包括發行特別國債、人行重啟抵押補充貸款(PSL)以及提升赤字率都是在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力,但力度不夠。按照中金的測算,2024年須淨增財政赤字3萬億元人民幣左右。

  美資大行大摩亦持同樣的看法,認為為了避免債務─通縮循環,今明兩年需要額外刺激1萬億至2萬億美元。現時市場情緒已被風險因素佔據主導地位,導致拋售壓力重新出現。

  振經濟政策料陸續出台

  在去年大部分個股已大跌的情況下,今年首一個月再急挫20至30%,確有些匪夷所思。在市場繼續有滑向系統性風險之危機,相信監管層更進一步的振興經濟政策已箭在弦上,不會等到3月「兩會」才公布。

  外圍方面,本周聯儲將舉行議息會議,目前CME美聯儲政策觀察工具顯示,美聯儲有超過50%的概率在5月前不會開始減息。

  由於美國經濟的韌性強,使他們在大國博弈中又多了一項籌碼。愈早開始減息,對中國提供政策彈藥的空間也愈大,不過,主動權在美國手裏。本周FOMC會議對今年減息路徑的聲明,或帶來一定程度的啟示。

  板塊方面,資金短、中期抱團央企高息股的趨勢料不變,但要形成大牛市,也離不開未來幾年基本面的配合。較能確定的是,去年業績穩定的央企到3月公布年度業績時,大概率會有不錯的派息。

  此外,近年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並取得一定市場份額的中資企業,如機械設備、汽車電子零件等,尤其是工程機械的龍頭,去年海外收入翻倍,今年有望繼續開疆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