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觀瀾/柯文哲是「建設者」還是「破壞王」?\朱穗怡

  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後,非綠陣營一直忙着揪「戰犯」。因為民進黨賴清德雖然贏得選舉,但得票率只有四成,而國民黨和民眾黨的得票率分別是33%、26%,合起來接近六成,換言之,如果「藍白合」成功,只派出一組候選人出戰,現在還哪有賴清德什麼事呀?

  當初「藍白合」失敗,主要是在「誰正、誰副」的問題上談不攏。當時國民黨和民眾黨達成共識,同意以(去年)11月7日至17日島內各界民調及兩黨內部民調為依據,民調領先者為「正」。由於多數民調顯示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的支持度領先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所以外界預料應是「侯正柯副」。但後來兩黨在民調問題上又出現分歧,而柯文哲方面拒絕再次協商,藍白整合最終失敗。而1月13日的投票結果也正正顯示侯友宜的得票率高於柯文哲,所以外界認為「藍白合」失敗的「戰犯」是柯文哲。

  然而,命運很會開玩笑,又給了國民黨和民眾黨一次機會。2月1日島內舉行立法機構負責人選舉。按相關規定,在第一輪投票中,立法機構負責人候選人須獲得過半票數才能當選。若不能獲得過半票數,則需舉行第二輪投票,票數最多者獲勝。目前島內立法機構共有113席民意代表: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無黨籍2席。國民黨或民進黨若想在第一輪投票贏得選舉,則需拿到56票以上。但兩黨的席次皆不過半,須尋求柯文哲和民眾黨支持。不過,民眾黨若公開與國民黨或民進黨合作,恐會被外界嘲笑是「小藍」或「小綠」。所以民眾黨有可能在第一輪投票中既不投藍也不投綠,使選舉進入第二輪投票,這輪投票只要獲得最多票數便當選,民眾黨如果仍保持「中立」,則國民黨的勝算就會較大,因為國民黨席次比民進黨多一席,而且無黨籍的2席較為「親藍」。

  島內立法機構的主要職責之一是監督執政黨的施政,但過去八年民進黨既是執政黨又是立法機構第一大黨,同時掌控執政權和立法權,可謂「球員兼裁判」,導致立法機構猶如「橡皮圖章」般成為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的「附屬機構」,失去了監督的功能。這些年只要是民進黨當局想通過的法案都能通過,當中有不少法案受到島內主流民意反對。例如,島內逾八成民眾反對進口美國瘦肉精豬肉,但民進黨仍強行通過相關法案;民進黨「逢中必反」,制訂所謂「反滲透法」,企圖阻撓兩岸交流;民進黨當局炮製「前瞻計劃」,編列高達8824億新台幣的巨額特別預算,美其名曰「推動經濟」,被外界批評「內容空泛、缺乏操作性」,但最終民進黨仗着在立法機構席次最多,強行通過了備受爭議的「前瞻計劃」。

  如果這次再讓民進黨贏得立法機構正副負責人選舉,立法機構可能會重蹈過去八年淪為民進黨當局「橡皮圖章」的覆轍。目前國民黨雖然宣布由韓國瑜、江啟臣參選立法機構正、副負責人,但曾表示副手人選可以再商量。這顯然就是向民眾黨伸出橄欖枝,再一次考驗柯文哲和民眾黨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