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見/重 讀\李憶莙

  近來都在讀舊書,無事便隨手取一本,不論是在燈下翻讀,還是在等待的無聊間隙,都讀得滿心歡喜。舊書如酒,越陳越香醇。散文小品固然也讀,但總不比小說來得有深度。小說之所以有深度,是因為有故事,有亦喜亦悲的人生滋味,讓我心存期待;想看看作家如何把想像、虛構與真實的生活寫得切切實實,以及人的感情損傷是怎樣發生的。不但如此,小說還得拋開理論;描寫人物,就讓人物活在他們的時代中。

  正如這本《閣樓》,隔了那麼多年再重讀,首先,是自己的人生跨度大了,心情也變了,總覺得人生是不斷地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去發現不熟悉的,甚至是發現一個完全陌生的自己。因此即使是隨手翻翻,也發現王安憶實在是可佩服的。雖然寫《閣樓》時她還很年輕(《閣樓》寫於一九八六年)。據她自己說,《閣樓》是聽了一位老人跟她講述的故事寫成的。其實故事本身很枯燥,題材也很乏味,但王安憶寫來卻感人至深。是她將自己滲透在故事背景的時代中,使故事得到昇華,在現實中顫動。

  《閣樓》是寫一個叫王景全的男人,潛心搞技術改革。他辭去工作,在家的閣樓上搞節煤研究。研發出可以比普通爐子節省煤球達三分之二的新爐子,也就是以七錢的一隻煤球,和一両柴片,可以煮熟一斤米。一心一意要把爐子推廣,因為「煤是很寶貴的,裏面含有四百多種元素。日本可以提煉四百多種,上海可以提煉一百多種。地球上的煤不會多出來,只會少下去,而用在一日三餐上多可惜呀。用光了,子孫就沒有了。」所以,節省煤不但很重要,也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他曾寫過一百多封信去各政府部門,希望可以大量製造他的爐子,推廣出去造福人群,可總是石沉大海……

  《閣樓》開章時寫王景全在街上示範他的節煤爐。飯煮熟了一鍋又一鍋,吸引了許多人圍觀。開始時人們以為他是賣藥的,看了「表演」就當他是變戲法。看完煮熟一鍋飯就散去,把位子讓給新到的人。後來警察來驅趕,說他阻礙交通。

  看熱鬧的人群中有個熱心人說他的研究很有價值,應該去聯繫有關部門。他回答說信已經寫過一二百封了全都石沉大海。熱心人說寫信是沒有用的,要親自去才有用。他於是跑了很多部門,都不成功。還屢屢上當,讓人剽竊了,仿造後拿到市場去賣,不但不節省,反而更費煤球。為他抱不平的人很高興,他卻不停說:害人,害人精!

  經過反覆思考後,他決定到杭州工業管理局去。待他籌足路費上了路,又讓人追回來──「文化大革命」了,他最後的一點首飾也被抄去。他種菜,孩子已停課,割草賣錢換點米。他沉默,孩子看出他不開心,說不要灰心,堅持下去。他又回到閣樓上去研究。新的爐子又造出來了,仍是七錢煤煮熟一斤米,不同的是一両柴也省了,只需一張報紙。但推廣無門,又一次勞作讓人剽竊。他的發明出現在展覽館裏,卻換上別人的名字。

  小說結尾是:王景全決定騎車去浙江鄉下推廣。幫鄉下人做爐子,只要給他一口飯吃,便可繼續研究。兒子支持他,左鄰右舍也支持。上路那天大家都來送行,一輛腳車變十多輛,十多輛變幾十輛,一下子就變成浩浩蕩蕩的隊伍。

  王安憶並沒有講究太多的技巧,但深沉凝重的內涵,主角以天下為己任的堅毅,都成了這篇小說的精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