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語背後】登良路的文脈(四)
木 木
最後來到登良路的終點——深圳人才公園。這是全國首座以人才為主題的公園,旨在展示人才風采,傳播人才文化。可以說,公園是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向特區成立40多年來為深圳發展傾心奉獻的傑出人才致敬。在如今各地紛紛發起「搶人大戰」的背景下,我從中看到了深圳對人才的重視及引進人才的決心。
人才公園所在的深圳灣,建有號稱「深圳最美都市海岸線」的濱海綠道,全長約15公里,沿線分布着10餘個主題公園,蜿蜒延伸如一串珍珠項鏈。人才公園位於綠道中央,如同項鏈上懸掛的吊墜,畫龍點睛,讓一灣美景愈發生動鮮活起來。旭日東昇,深圳灣碧波在微風吹拂下蕩起層層漣漪,彷彿天下英才匯聚大灣區,追潮逐浪,譜寫新的時代傳奇。
人才公園有很多網紅打卡點,無不蘊含人才元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與科技和人才相關的景觀設施,二是人才肖像和人才主題的雕塑作品。
公園中心是一片人工湖,多彩多姿的景觀設施繞湖而建。從群英薈、求賢閣、孔雀亭、風帆塔、π橋、公式長廊一路看過來,豐富的人文、藝術和科技元素,相互映襯,融為一體,讓人流連忘返。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由80根星光柱串連起來的人才星光橋。百米長橋,跨湖而過,湖面倒映着天空中飄浮的白雲和廊橋上矗立的星光柱。每根星光柱都鐫刻着一名為深圳建設作出貢獻的科學家、實業家或公益人士的照片和生平簡介,其中不乏世界一流人才。每當夜幕降臨,根根柱子亮起點點燈火,遠遠望去,如燈塔引航,如星光照耀。漫步其間,你會真切而鮮活地感受到,深圳這座被設計出來的城市,這座崇尚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城市,正是在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辛勤勞作中,一步一步變成了現實。
人才功勳牆也是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存在。它由三組浮雕組成,分別代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三個年代的人才群像。由西而東,第一組浮雕名《火紅的年代》,講述上世紀八十年代拓荒者、外來妹、本地郎的故事,描述了深圳人才成長的第一波浪潮。第二組浮雕名《春天的故事》,講述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無以數計的弄潮兒、鵬城麗人、IT人士在這塊熱土上創新創業創富的傳奇故事。第三組浮雕名《創造的時代》,講述21世紀以來,大量高端製造人才、證券從業者和海歸赤子的深圳故事,表達了「人才是深圳奇跡領航者」的理念。
當然,人才公園最顯著的特點,還是人才肖像和人才主題的雕塑作品。公園裏共有42組相關雕塑,為深圳各公園之最。而深圳的城市雕塑及其他公共藝術品數量之多,體量之大,在內地城市中位居前列,擁有「中國城雕之都」 的名頭。人才公園是在一片灘涂上填海而建的,簡潔的造園手法,留出了大面積的草坪空間,雕塑作品點綴其中,使自然景觀獲得極大豐富。雕塑滿園皆是,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區域:東北區的雲水台,佔比48% ;北區的雕塑園,佔比28%;南區湖岸線,佔比24%。
雲水台亦稱百傑山、智慧山,是公園東北部的一塊高地,匯集了愛因斯坦、牛頓、蔡倫、鄧稼先等古今中外著名科學家的肖像雕塑。南區湖岸線的雕塑則以抽象作品為主,表現深圳作為創科創意之都的獨特魅力。在這眾多雕塑作品中,北區雕塑園中心草坪的凸起處,一座名叫《來了就是深圳人》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那是當代雕塑大師李象群先生2018年創作的一組群雕,以鑄銅和白鋼為材質,塑造了4個青春勃發的形象。他們邁着矯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以都市城廓為背景,模糊的五官突出了頎長的身姿和自信的神態,有一種頂天立地的氣派噴薄而出。
我正沉浸於各種雕塑作品帶來的悠悠思緒之中,成千上萬隻候鳥突然飛臨人才公園,繞着春筍塔盤旋,惟美而震撼。珠三角是全球重要的候鳥遷徙中轉站和越冬歇息地,深圳灣潮漲潮落,海邊灘塗孕育了大量的魚、蝦、蟹、貝等,為各類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每年入冬以後,時有成群候鳥飛臨此處,或空中飛翔,或水面覓食,或臨浦嬉戲,場面蔚為壯觀。眼前的候鳥學名鸕鷀,俗稱魚鷹,是有名的捕魚能手。曾在海上見過鸕鷀捕魚,一個猛子扎下去,不一會兒便見一條兩尺左右的大魚在那一對巨喙間掙扎。鸕鷀海陸空三棲,無疑是禽類中兇猛的族群。而此刻,漫天翱翔的鸕鷀群穿梭於一個個神態各異的人才雕塑之間,我忍不住想,這些雕塑所代表的,又何嘗不是人類中「兇猛」的部分。他們以「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的大無畏精神,持續拓展着人類文明的發展空間。
前不久,「深圳灣公共藝術季」在人才公園舉辦,引入國際知名IP「大黃鴨」,讓人感受到登良路文脈的別樣搏動。深圳灣公共藝術季是一項大型戶外國際藝術展覽活動,創立於2019年,迄今已連續舉辦五屆,新冠疫情期間亦未中斷。在藝術季裏,國內外眾多優秀藝術家及其作品陸續亮相,借助人才公園獨特而優越的展示空間,充分表現了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在海天之間形成的巨大張力,成為公眾與藝術對話的橋樑,喚醒了市民的藝術熱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大黃鴨」微昂而俏皮的頭顱,憨憨地對着春筍塔,彷彿在提醒遊人,自己只是匆匆過客,那才是新時代深圳的城市坐標。從春筍塔沉穩、瀟灑、昂揚的姿態裏,你會想到一些詞彙:改革開放、深圳速度、「一國兩制」、中國式現代化、粵港澳大灣區……
在登良路以北,還有一條與之並行的街道,名創業路,可以看作它的姊妹路。創業路也始於南園村,起點是村東北的南園工業園,一路向東,直達深圳人才公園。兩者相隔不過三四百米,一曰登良,一曰創業,其名其勢,隱隱蘊含着「知行合一」的傳統追求。也許,這便是解開深圳奇跡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