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向好/毛振華:中國今年GDP料增5.5%

  圖:港大經管學院教授兼香港特首政策組專家毛振華
  圖:港大經管學院教授兼香港特首政策組專家毛振華

  港大經管學院教授兼香港特首政策組專家毛振華昨指出,過去一年,中國經濟整體呈現「弱復甦」狀態,相信經濟周期仍然處於築底過程,預期2024年全年經濟增長約4.8%,考慮到房地產、出口及基建投資領域存在不確定性,消極情況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或為4.3%,積極向好則可高達5.5%。

  毛振華在論壇上表示,目前宏觀經濟復甦反映疫情衝擊後的恢復性增長,雖然政策層面已有所發力,包括財政支撐基建、貨幣政策降準、減息、房地產政策放鬆等,但經濟復甦整體仍然不及預期,經濟數據表現甚至低於疫情前的常態水平。他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一次深度的周期性調整,因此經濟周期循環中的復甦階段遠未到來。

  「不是政策不夠用力,只是經濟處於下行周期,導致傳統預期的復甦未能達到。」毛振華指出,疫情加上國際地緣政治格局演變等,都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相信短期政策難以扭轉趨勢,難以起到對抗周期性因素的作用。毛振華提到,目前中國經濟修復存在4個特徵,包括名義增速低於實際增速同時,「三駕馬車」不同程度走弱,需求不足的矛盾持續突顯。雖然生產修復亮點突出,但各行業之間存在「冷熱不均」的情況,而且經濟修復過程中的「結構分化」較為顯著。

  其中,在「三駕馬車」部分中,毛振華指出,固定資產投資主要靠基建托底,是推動經濟復甦的重要動能之一,惟當中的房地產投資跌幅達9.6%。至於製造業投資總體基本穩定,但部分領域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同時外需與出口的不穩,亦有可能對製造業投資帶來擾動。

  外需偏軟 出口恐受壓

  毛振華形容,整體的消費結構「明強實弱」,消費領域或存在一定消費降級現象,面對居民收入缺口仍存、收入預期不穩、資產縮水擠壓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後續消費能否持續修復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毛振華認為,中國的出口增速底部或已出現,值得留意的是,全球經濟放緩導致外需承壓,出口走弱的壓力依然存在。

  築牢經濟周期底部的建議,毛振華表示,在長期的投資拉動經濟的模式下,隨着基建項目的飽和,基建投資的效率持續向下,因此要避免公共投資擴張加劇供需失衡,分批發放10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現金補貼,幫助居民修復資產負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