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保姆為台青搭橋引路

  圖:台灣青年在北京參加「京台青年生活節」,為產品試水,加速對接市場。
  圖:台灣青年在北京參加「京台青年生活節」,為產品試水,加速對接市場。

  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創業提供幫助,是這些年台灣青年李偉國的事業方向。他頻繁地在北京、成都、珠海之間當「空中飛人」,結識初來乍到的台青,成為他們的「創業保姆」。這7年間,在他協助下孵化的逾千家初創企業中,台資企業就有近百家。李偉國表示,「大陸的發展機遇是世界級的,我們不能錯過。大陸每個巨大的轉變都實際發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不再是旁觀者,我們是親歷者。」大陸市場廣闊、機遇多樣,即便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依然有着較強的韌性。他希望自己的創業經歷能夠啟發更多台青。\大公報記者 朱燁北京報道

  李偉國第一次去大陸是在2008年,當時與父母一起過完春節後便回了台灣。直到2016年,在台灣工作了5年的他忽然發覺,似乎已經看到了事業的「天花板」。「5年後,甚至10年後的樣子,一眼就看到頭了。」他不甘心過這樣的生活,於是毅然決定前往北京,想在14億人的廣闊天地裏打拚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

  建立青年創業孵化器

  初來乍到的李偉國先是在大陸找了份工作,待環境適應後便有了更高的志向。「我想幫助更多台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工作、安居樂業,想讓他們了解真實的大陸、感受其中的魅力。」於是,在2017年4月,他成為了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華燦工場·北京空間」的合夥人兼總經理。

  加入華燦工場時,包括李偉國在內一共才三個人。「剛開始會有些力不從心,面對各行各業的台灣青年,我當時掌握的資源完全沒辦法覆蓋到他們的需求,所以有些焦慮。」李偉國回憶稱,「後來漸漸調整了心態,盡可能地走出去,參加會議、活動、認識更多的人,希望掌握更多的資源。」他將到訪台青的訴求認認真真地記在了筆記本上,與自己所掌握的資源進行配對,幫到大陸創業的台青們牽針引線。當微信普及後,他又將每個好友的事業領域和所處地域進行了備註,有助於資源對接。

  後來,以北京為起點,李偉國逐漸將公司發展到了成都、珠海和昆山,目前已有千餘家企業入駐「華燦工場」。他說,在成都孵化的企業中,就有大陸企業邀請台灣企業做顧問,共同研發產品,「優勢互補之下,對雙方都有增益。」

  2022年,李偉國創立了四川葳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目標是將傳統文化理念與當地產業相結合,並協助台資企業註冊公司、提供辦公場地、與大陸青年一起舉辦嘉年華活動、製作手工藝品等。創立葳樂,與他之前在華燦工場的經歷很不一樣。「華燦需要做對接、招商、拜訪、推廣等較多工作,而葳樂是以活動導向為主,用專案形式推進項目,靈活性更大,但難度也更高。」

  「那晚只睡了一個小時」

  自從創立葳樂後,李偉國的生活裏再也沒了「按時下班」這四個字,尤其在活動籌備期,常常是一個又一個的會議接着開,活動舉行前夕還得熬通宵。「我記得去年2月在四川成都寬窄巷子辦活動,當時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搭建現場、做好布景等。一天一夜的時間,我只在車裏瞇了一個多小時。」

  2023年11月,由李偉國負責的京台青年生活節在北京舉行,其中,有20多個攤位來自台灣青年。按照規定,食品攤需要拿到相關單位的審批才能出街,李偉國去辦手續時心裏還在打鼓,生怕出什麼紕漏,沒想到辦事人員一聽說是兩岸交流活動,當下就表示非常支持,並且很快按照章程幫他辦理了相關手續。「活動給了小微企業對接市場的機會,也給了他們測試產品機會,同時還能為他們提供一些收入。」他認為,台青來大陸創業最大的困難來自於「人脈」,而參加上述活動,多與企業和民眾等進行交流學習,就是融入大陸市場的切入點之一,也是台青必須抓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