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見/藉《繁花》春風拚經濟\陳 澍

  上海出生的香港導演王家衛最近推出的電視劇《繁花》,不僅成為流行的文藝作品,甚至還真的開始拉動滬港之間新一輪的投資熱潮。上海市政府的官員藉着這股《繁花》熱潮,直接衝到香港來找投資。

  筆者近日應邀出席了上海市政府在香港舉辦的一場招商投資會,上海市政府下轄十六個區超過一半的區以及這些區內最重要的投資項目都帶到香港來做展示,於是七八個區負責商務的官員就各自介紹自己的重點項目,一個接着一個。

  上海和香港無論從經貿關係還是民間情感上本來就有着千絲萬縷的特殊連結,去年恰逢「滬港合作會議」機制全面展開二十周年,今年上海市政府更希望藉着《繁花》熱潮,把「滬港合作會議」機制向下一個二十周年推進,而滬港之間合作的領域也遠不止最初的經貿關係那麼簡單,如今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從文化旅遊到時尚,包括電影電視領域的合作,如《繁花》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因為工作關係,筆者經常往返滬港兩地,經常聽一些官員私下說,特區政府是一個「熱廚房」,但是平心而論,哪個政府不是「熱廚房」?

  再說上海市政府在香港做的推介會,其中有一個環節特別講到上海正在打造「二十四小時經濟」。仔細打聽一下,原來上海目前的酒吧數超過二千三百家,帶有現場音樂性質的餐飲場所超過一百四十家,全上海還有超過四百零五個地鐵運營站點是在晚上十點後繼續通宵服務的,而政府也非常鼓勵多一些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餐飲場所,甚至如今每個區都有特色,比如凌晨吃燒烤可以去哪個區哪條街,飲酒聊天可以去哪條路,感覺這樣的設計和推廣比香港目前的「夜繽紛」更有系統性。

  很多上海老朋友看完《繁花》之後都感嘆,上海經濟從改革開放開始至今,來自香港的投資一直是推動上海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上海今天的成就,港商可謂功不可沒。看看淮海路兩邊的商場,宛如香港中環復刻。而今上海政府藉着《繁花》春風來港拚經濟的魄力,其實也值得香港同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