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時制宜】炒樓風不再 籲全撤「辣稅」

◆原本可讓庫房進賬134億元的「北都區」7幅換地,當中6幅在「死線」前無法與政府談攏。
◆原本可讓庫房進賬134億元的「北都區」7幅換地,當中6幅在「死線」前無法與政府談攏。

  政府下月公布財政預算案,身兼香港地產建設商會秘書長的立法會(地產及建造界)議員龍漢標在訪問中表示,地產業界最大的願望,當然希望撤除所有樓市辣招,「商界希望政府能夠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予大家一個有希望的前景,商界自然而然地就會投資,因此最簡單的訴求是,希望政府能夠撤銷所有過時的限制,讓市場能夠自由地運作,投資者的信心就會恢復。」

  他表示欣賞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勇敢地」提出將辣招稅削減一半,但他個人則認為應該更進一步,「特區政府表示,如果炒房風消退,可能會考慮取消更多的限制。從去年十月份的施政報告到現在,三個月過去了,樓市依然低迷,似乎未有改善。在過去幾個月中,我看到稅務局的『辣招稅』相關稅項收入持續減少,這證明了炒賣氛圍已經不存在,因此應該盡快取消這些『辣招稅』。」

  經濟利率供求完全不同

  龍漢標表示,從他成為議員的第一天開始,就一直明確表示不僅僅是討論「減辣」政策,更是強調了「撤辣」。他強調目前的經濟環境、利率環境、土地及樓市供應,均與2010年推出「辣招稅」時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可以說完全反轉了,現在面對的經濟周期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周期。我們不能簡單地將當時的政策延續下去。」

  他又以「治水之道」比喻樓市,政府應適度調控,不應該一味壓抑,好比治水之道是在於疏導而非堵塞。如完全撤辣,市場上的供應就會增加,業主更願意出售他們的物業。賣掉舊樓後,他們就有了一筆現金,有部分人會選擇租房,這樣市場就能自由運作,需求與供應自然就會平衡。

  有盈利前景才能引人投資

  另一個重要的是賣地收入。以去年為例,有6幅地皮流拍,「任何投資者都會考慮十年後的情況,他們會務實地計算這筆投資的利潤,例如土地成本、建築成本加上十年的利息。」一旦剔走人為的政策因素,地產商自然就更敢大膽投地,政府就能從地價中獲得收入,幫助緩解目前的財赤狀況。當土地收入增加,政府同時將不必要的開支削減,相信很快就能迎回平衡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