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區保姆質素 實現託兒專業化

  屯門仁愛堂一名社區保姆涉嫌虐待一名9個月大女嬰,女嬰目前仍然危殆。社區保姆計劃推行至今已近16年,近年政府有意增加名額,以支援在職父母照顧子女。但今次事件反映有必要為計劃建立良好的監管機制,包括嚴格把關、加強培訓,目標是將社區保姆計劃乃至整個託兒行業朝專業化方向發展。

  懷疑被虐待的女嬰,其父母因為外傭休假,到屯門仁愛堂尋求暫託服務。保姆為女嬰洗澡後發現她抽搐,送院後發現女嬰腦部有血塊,懷疑曾被不恰當對待,警方調查後拘捕保姆。今次涉事的保姆早前剛剛完成培訓,本月起才提供服務,懷疑被虐的女嬰是其第一名負責照顧的兒童。9個月大的女嬰照顧相當不易,有關機構安排一名「新手」去照顧本身就有待商榷。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回應事件時指,已要求仁愛堂提交報告,並會檢討社區保姆培訓指引。培訓指引固然是一方面,但現時社區保姆確實存在部分把關不嚴、培訓粗疏,服務質素難有保證的問題。社區保姆目前屬「半義工式」,大部分是家庭主婦,在照顧家庭之餘,有時間就做「保姆」,既能賺取一些收入,亦能夠幫助街坊照顧子女。因此「保姆」的入職門檻不高,一般經過短短兩三個小時的培訓就可以上崗。

  現時社區保姆工作可以領到每小時25元的獎勵金,這個水平遠低於最低薪資,很難吸引更多人加入。當局計劃在今年4月1日起增加社區保姆的服務獎勵金至每小時40元或60元,照顧兒童為每小時40元,嬰幼兒或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則為每小時60元。增加服務獎勵金直接以經濟誘因吸引更多婦女加入計劃,有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區保姆的服務質素,但照顧嬰幼兒責任重大,理應接受系統的培訓才能上崗。

  現時社區保姆計劃與其他社區服務一樣,政府的角色只是提供資金和挑選合適的非政府機構營辦服務。政府有指引訂明其提供服務的內容、標準及所需的培訓等,但具體的落實是通過非政府機構來做。對此,政府部門有必要改變思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特別是要為社區保姆制定系統的培訓課程,要求每一名社區保姆上崗前接受一系列的考核和測試,設立登記和註冊制度等等,以確保其服務質素。

  本港人口出生率屬全球最低,政府正採取多種措施鼓勵生育,而改善家庭支援服務,令包括社區保姆在內的託兒服務專業化,是關係到父母生育意願最迫切的因素之一。政府應該制定一整套託兒服務專業化的計劃,令在職父母減少後顧之憂,杜絕類似今次的悲劇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