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錦囊】內地「銀髮經濟」躍上發展風口
著名經濟學家 宋清輝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8億人,佔總人口的19.8%。因此,大力發展銀髮經濟即是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應時之舉,也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即利及當前又惠及長遠。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早前正式印發實施,這是推動中國銀髮經濟發展的一份綱領性文件,也是中國第一個以銀髮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
筆者認為,大力發展銀髮經濟,需要全社會多為老年人的身體以及財產安全着想,不僅要嚴厲打擊非法行醫、非法製售不合格藥物等違法行為,還要引導老年人正確了解健康、醫療、金融、理財方面的知識,防止老年人被不法分子天花亂墜的語言迷失方向。這需要社會多開闢有助於老年人活動、交流、學習、教育的場所,讓老年人們可以真正「活到老,學到老」。
冀加碼打擊坑蒙老人活動
當前,犯罪分子之所以針對老年人們制訂了一系列「誘騙」計劃,中國社會趨於老齡化是原因之一。隨着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以及人們壽命的延長,人口老齡化是必然存在,只要不出現意外,發生在六十年前的「嬰兒潮」,必然會逐步成為如今的一股「老年潮」。筆者認為,讓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豐富,一方面有助於刺激銀髮經濟,另一方面有助於社會的穩定發展,同時還可以提高社會就業率,防止老年人被不法分子坑蒙拐騙等。
應對人口老齡化,中國近年來不斷鼓勵國有企業和民營機構對養老方式進行探索。當前已經形成「9073」格局,意味着90%的老年人養老方式為居家養老,即社區提供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常養老服務,費用較低;7%指的是社區養老,即社區提供專業養老上門服務,多為服務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費用適中;3%是老年人進入專業的養老機構,由養老機構提供全日、專業的養老服務,費用較高。
養老基礎建設已成常態
整體而言,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養老基礎建設已成為了一種常態。中國正在通過多渠道和方式培養相關專業人才,一方面建立養老、護理的專業隊伍,另一方面建設專業的適老化配套設施,同時在努力降低老年人養老成本,努力以全面「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為目標,真正實現老年人的安心養老夢。
筆者曾在養老機構調研時和機構相關負責人做過探討,在談到為什麼建設養老機構的問題上,這位負責人笑道:「社會責任是一部分,經濟效益和利潤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當我老了,走不動了,可以在自己的養老中心安心養老,算得上是私心了。」可見,養老產業不僅是要服務當前老年人群體,還要做好服務於將要變老的人群的準備。總而言之,大力發展銀髮經濟不但是為廣大中青年砥礪斗減少家庭的後顧之憂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實現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嚮往的現實需要,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強國提速》。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