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鼓勵師生深度溝通 早織保護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立本)昨日舉行的「校園危機處理工作坊」邀請了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港島)簡凱恩、教育心理學家陳惠敏、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熊思方,香港學校訓輔人員協會會長林智勇及副會長胡世文出席。各講者從不同角度分析學童自殺問題,強調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並鼓勵教職員與學生建立深度溝通和聯繫,提早加強保護網。
師生關係好可避免危機發生
香港學校訓輔人員協會會長林智勇表示,老師對學生而言其實有三個身份,分別為教學身份、輔助身份及訓導身份,這三個身份會在教育工作中轉變,並非單單只是教書,「當有危機出現的時候,老師這三個身份會顯得更加重要。」
他指出,每年9月開學、5月公開試及學校各自校內試等,都是引發危機的敏感時期,所以老師時刻要保持對危機的高度敏感,「如果平日老師與學生的關係良好,老師這三個身份可以即時出現,就能夠令很多危險事件避免發生。」所以,他平時會多與學生傾談,如每日上課前逐一到課室敲敲門與學生「打招呼」及簡單交談,保持良好師生關係。
教育局高級專責教育主任(教育心理學家)陳惠敏表示,根據2019年至2022年香港青少年精神健康流行病學研究,每5名學生就有一人有自殺念頭、每20人有一人計劃自殺、每66名學童有一人企圖自殺,情況令人關注。
她建議校方及家長,透過學童的缺勤紀錄及功課內的訊息等,觀察學童的日常行為轉變,及早識別面對壓力的學生,盡早跟進;「大量研究告訴我們,如果家庭與學校聯繫感可以提升,其實是一個非常強的保護因素。學校內的聯繫感就是學生覺得受重視、受尊重、有人看見及獲得認同。」
自殺個案多涉精神健康問題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熊思方分析指,自殺是一個好複雜的行為,涉及很多因素,但他強調「並非所有覺得完全絕望的人也會自殺。」他形容,自殺行為有如一座冰山,一個完成自殺的個案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下面存在很多自殺念頭及自殺計劃等,再下面則有很多精神健康問題,「自殺個案比較多精神健康問題,有七八成人;一半有抑鬱、三分一以上有行為問題,三分一有濫用藥物及酒精問題,有10%看不到問題;有部分因為取不到100分,得99分都很失望而想輕生的完美主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