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造假削民眾感知 拒信真相助長謊言

  deepfake影片場景逼真 假信息更易攻陷目標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坊間近期出現偽冒特區政府高官誘騙人投資的短片,政府嚴正澄清全屬偽造。伴隨人工智能(AI)技術進步,製作場景逼真卻從未真實發生過的「深度偽造」(deepfake)影片更為簡單,讓人難以辨別。《金融時報》分析稱,深偽技術的發展增加了人們「信以為真」的可能性,反過來人們也會把真相誤認為謊言,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人們會更易陷入充斥謊言的網絡世界。

  早在2017年,形容透過謊言鞏固目標群體的偏見、從而掩蓋真相的「後真相」(Post-truth)概念,便被《牛津詞典》評為年度詞彙。自此之後,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跳肚皮舞相片、到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表示自己有勇氣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影片,網絡虛假訊息愈來愈多。AI技術還創造出眾多引人注目、易於理解的深偽影片,在網絡上迅速擴散。

  辨識假消息或許並非一項熟能生巧的技能。期刊《實驗心理學雜誌》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劍橋大學研發幾款幫助人們辨識假新聞的小遊戲並進行實驗,透過對參與實驗的志願者調查發現,他們玩完遊戲後,更有可能辨認出假新聞。然而與此同時,志願者們也更容易將真實的新聞報道當作假新聞,這意味他們分辨真假的能力並未提升,反而傾向將所有信息都視作假象。

  公開撒謊新藉口 「錄音是偽造」

  報道也指出,AI深偽技術的興起,或會為公開撒謊提供新的藉口。例如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美媒曝光一段特朗普私下頻繁侮辱女性的錄音,特朗普為避免選情受挫,當即就錄音內容致歉。然而如今若發生類似事件,特朗普等政客完全可以辯稱「錄音是AI偽造」,屆時即使有充分理據反駁特朗普的說法,他的支持者也會對他深信不疑。

  「洪水戰術」阻斷可信消息源

  報道還分析,極易製造的假消息可以批量生產,造假者透過假扮不同消息源,在同一時間向網絡用戶不斷灌輸內容相近的假消息,有機會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在假消息「洪水戰術」下,社媒上往往充斥攻擊他人、散播謠言、煽動情緒的謊言,以及毫無意義的廢話,網絡用戶更難從中找到可信消息源,也會失去閱讀新聞的興趣。

  《金融時報》最後提醒,「如果我們看到足夠多的深偽影片,我們可能也會忽視身邊的謠言和暴力行為。保持懷疑是好事,但過度質疑會讓最簡潔明瞭的事實,也能在人群中掀起爭議。不論如何,人們要明白深偽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很多不法分子準備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