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棚閒話:鄉村小店

  張武昌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農業發展到商業發展,以及崇文重教等,都留下了很多鄉村發展歷程的印記。特別是小店數量的變化,村民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紛紛搬遷到教學質量好的地方去居住,最有說服力。

  在我的記憶中,家鄉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岐領鎮內坑村旺盛時有八間食雜小店、三間藥店,其中一間是代銷店。小村分上節、下節、大坪裏三部分,改革開放前村裏只有一間代銷店及一間醫療代辦點。代銷店裏的貨都是代辦員從二公里外的供銷社肩挑回來,以出售日常生活必需品為主,我們把它稱為「食雜店」,當時的糖及煤油都是限量供應品。

  代銷店主是一位部隊退伍的軍人,他的太太是一位廣東籍知青。代銷店設在名叫「松樹下」的地方,店旁邊有條小溪,小溪上方有座石板橋,店的正面是大隊部,大隊部底屋是醫療代辦點。代銷店裏的貨品種類不多,以油鹽醬油魚露酒類為主,還兼賣少量學習用品。交通不便的年代,小店給我們簡單而純真的生活帶來了樂趣。店裏除了生活必需品外,還有五彩斑斕的糖果。

  代銷店所處的位置是村的中心地帶,上下節居住的小孩每天上學都要經過此處。據說很久以前這裏也是村民交易、聚集聊天的場所。他們時常來這裏,有時肩上挑着擔子,裏面裝着自家產的蔬菜,或者母雞、母鴨剛下的蛋,來到這裏進行交易。村民殺豬時,也會在此地擺賣豬肉。

  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代銷店更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地方。每當手頭有了幾分零花錢,便會迫不及待地衝向代銷店購買心儀已久的東西。店主總會熱情地招呼我們,有時還會多送一兩顆糖果。那些糖果的甜蜜,至今仍然留在我的記憶中。

  代銷店出售散裝液體商品時,用的不是秤,而是量器,大酒罈上方裝有一條鐵線,上面掛着幾個大小不一的小竹筒(有一両、二両、半斤)。每當有村民來買酒,店主就會從鐵線上熟練地挑好「量筒」,並將它伸進酒罈裏,輕輕一舀,然後穩穩地倒入村民帶來的酒瓶中。酒香四溢,沁人心脾。看着酒液在「酒量筒」和酒瓶之間流轉,聽着酒液滴落的聲音,似乎能感受到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小村裏還有六戶做豆腐的,他們每天早上太陽還沒有出現便頭頂盛放豆腐、正方形的木板,走家串戶高聲喊着:「賣豆腐,新鮮豆腐。」

  改革開放後,小村裏陸續有懂得經商的村民開小店。還有懂得醫術(祖傳)偏方的人士開醫藥店,方便村民。每當村民有客人來的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的,便會到小店裏去賒賬購買食物待客,等到家養的豬出賣時便會償還欠款。

  到目前村裏只剩下一間食雜小店。

  如今,我已離開家鄉三十多年,每當我看到超市貨架上五顏六色的糖果時,心中總會呈現當年的情景,那些有關於小店購物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