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講堂】「牧民基因」易患病? 演化有利有弊

◆農業推動人們聚居,但人口密度的提升也令疾病更易傳播。 網上圖片
◆農業推動人們聚居,但人口密度的提升也令疾病更易傳播。 網上圖片

◆畜牧業的流行,讓人類和動物有了愈來愈多的密切互動。 網上圖片
◆畜牧業的流行,讓人類和動物有了愈來愈多的密切互動。 網上圖片

◆到了距今大約五千年前,耕種已經成為歐洲主要的生產模式。 網上圖片
◆到了距今大約五千年前,耕種已經成為歐洲主要的生產模式。 網上圖片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這是一種與自身免疫系統有關的疾病,病人的神經系統會受到破壞,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研究顯示,一些歐洲北部的人比其他地區的人更常患上這種疾病。為何會有這種情況?在人類過去的歷史中,這種情況又是否一直存在?這種疾病的蔓延,又與人類社會、生活發展有什麼關聯?今次就和各位討論一下。

  基因和疾病有什麼關聯?

  我們還未能完全了解多發性硬化症的成因,不過除了環境因素外,已知道和遺傳基因有一定關係:例如擁有HLA-DRB1*15:01這種基因的人士,患上多發性硬化症的機會比沒有該基因的人多3倍,而北歐的五分之一人口擁有這種基因,但這種基因卻很少在南歐人或沒有歐洲血緣的人身上出現。人類過往的演化,究竟是如何演變出這種狀況的呢?

  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1,600位古代歐洲人類的基因,以求更深入了解歐洲人類在以往一萬年的改變。這段時期的人類發展歷史引人入勝:歐洲社會在過往的一萬年經歷了重大的改變,大概15,000以前,歐洲大部分人口還是以狩獵和收集食物為生,其後受到中東農民影響,到了距今大約五千年前,耕種已經成為歐洲主要的生產模式。亦是在這個時候,活躍於裏海和黑海北岸的牧民開始把畜牧的概念和技術帶進歐洲。

  這些重大的社會、生活模式的變遷,往往也會為人類基因帶來顯著的改變:新的環境驅使當時的人類作出新的適應,而新環境往往造就了不同人口的交流,因而繁殖出跟以往不一樣的下一代。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40萬現代歐洲人的基因,再與過往的數據比對,找出每一個研究對象的基因之中,有多少是來自古代的狩獵者、農夫或牧民,更可以進一步分析,這些基因的「來源」,與患上多發性硬化症的風險是否有任何關聯。

  研究結果顯示,人類6號染色體中的一個部分與多發性硬化症有關,假如該部分中「牧民基因」的成分愈多,患上多發性硬化症的機會就愈高。有趣的是,HLA-DRB1*15:01這個基因,正好就出現在這個部分。研究人員亦發現,北歐人士在這個部分出現「牧民基因」的概率,確實比南歐人更大。如此看來,北歐人士較常患上多發性硬化症,很有可能跟「牧民基因」有關。

  不過為什麼這樣的現象會發生?人類基因的演化,不是應該讓大家愈來愈適應環境,愈來愈能夠抵抗疾病嗎?研究人員猜想,這些「牧民基因」,的確曾經幫助了當時的歐洲人口適應環境,當耕種和畜牧慢慢成為主流,社區中人口的密度也逐漸提升,人們和其飼養的動物愈來愈多密切的互動,每每都令疾病更容易傳播;「牧民基因」能夠加強我們免疫系統的反應,其實幫助了當時的人類在傳染病更流行的社會環境中生存。不過有利亦有弊,「牧民基因」在令得我們的免疫系統更活躍的同時,也不幸地提升了我們自身的蛋白質受免疫系統攻擊的幾率,因而增加了患上多發性硬化症的風險。

  小結

  分析古代人類的基因,能夠增進我們對現代各種疾病的了解。不過疾病究竟如何影響人類基因演化?今次分享的現象又有否在其他人種身上出現?這些都是值得未來再進一步探究的課題。

  ◆杜子航 教育工作者

  早年學習理工科目,一直致力推動科學教育與科普工作,近年開始關注電腦發展對社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