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力挺 港金融中心現新契機
頻釋穩外資信號 向國際投資市場派定心丸
新年伊始,在全球變局中,中國政府繼續釋放穩外資信號,昭示中國對外開放國策不會改變。國家副主席韓正22日在北京會見英國滙豐集團主席杜嘉祺,重申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再向國際市場派定心丸。近期從國務院總理李強到各中央部委均發聲表態,對外釋放政策信號,不管世界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雖然面臨一些挑戰,但同樣迎來新契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商務部最近公布數據稱,2023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339.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8%,外界炒作中國吸引外資下降的論調升溫。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對此指出,在去年全球FDI(外國直接投資)實際下降了18%的大背景下,中國吸引外資規模仍居全球前列,連續第四年保持在萬億以上的歷史較高水平。佔全球FDI的比重大約在15%。
跨國公司紛加碼投資中國
年初以來,跨國公司加碼投資中國的消息頻傳,肯德基第1萬家中國門店落戶杭州,渣打證券計劃今年上半年正式展業。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表示將推出第七批標誌性重大外資項目,計劃總投資合計超過150億美元,入選項目數量屬歷次最多。
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加碼吸引外資政策力度,積極對外宣示開放政策。1月12日,中國商務部在比利時召開新年首場外資企業圓桌會;18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紐約出席美國中國總商會2024農曆龍年頒獎晚宴時表示,中方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同時中方將與美方加強對話、管控分歧,努力為兩國企業提供穩定預期; 19日,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在北京回見中美金融工作組美方代表團,表示要鞏固發展中美金融領域合作勢頭。
對外開放的決心已轉化為具體行動,從實施便利外籍人員來華5項措施,到宣布對瑞士等多國單方面免簽待遇,擴大開放步履不停。
多地發布對外開放升級版
在地方,今年以來,多地發布對外開放的升級版舉措。廣東《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要爭取累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突破700億美元,支持南沙落地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措施,直接對接港澳服務業;深圳出台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試點辦法,福建發布2024年一季度擴消費穩外貿穩外資若干措施等。
安永金融服務香港稅務主管何耀波認為,韓正副主席與杜嘉祺見面,此舉反映國家重視金融行業,特別是希望外界清楚了解中國歡迎外資進入、冀望外資繼續參與中國金融市場,未來有更多互相合作和交流。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也指,自從復常通關後,明顯地留意到中國恢復與外國的商務聯繫,目前國家及企業亦採取相對柔和態度,相信無論從企業或經濟層面,雙方都希望可以重新建立如以往般相對友好關係。
專家:港仍發揮獨特作用
香港在中國對外開放中始終承擔重要角色。中央金融會議中提出要鞏固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師丁爽近日在參加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組織的研討活動時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目前正面臨一些挑戰,部分原因是受疫情衝擊,一級市場香港IPO數量金額大幅下降,二級市場交易量相比以往而言非常小。以前在亞洲乃至全球金融危機時,香港經歷住了考驗。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最大的法寶還是「一國兩制」,有了「一國」才能行穩走遠,有了「兩制」才能發揮香港獨特的作用,如要素和自由開放的商業環境等,其次是健全的法律體系,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到要保持香港的普通法制度。
丁爽認為,下一步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可能更多來自新興經濟體。全球供應鏈重構,貿易量和資本流向發生較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強調貨幣多元化,多國尋求備用貨幣。綜合供應鏈、貿易流和資金流向的變化,香港正好處在能夠利用這種新的變化的關鍵地區,給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下一步的發展帶來新契機。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
◆香港經濟腹地是中國內地,有14億人口和18萬億美元GDP。香港向全球銀行家提供了大量的高淨值客戶,亞洲近一半的對沖基金經理駐紮在香港
◆即使經歷四年熊市,香港股市總市值仍逾4萬億美元,在全球排行前五位;今年IPO金額有可能重回全球三甲
◆與內地接通,中國三分之二的對內和對外直接投資,以及大部分金融投資,都是通過香港進行
◆香港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逾8,000億元人民幣
◆香港於2022年度的世界競爭力年鑑中,在63個經濟體系中排行第五
◆香港稅務的優勝之處在於只設三項直接稅,並設有免稅額制度,使稅負得以減輕
◆香港的自由貿易政策也是吸引外商來港發展的一大優勢
◆香港擁有明確的政策及法例去保障知識產權
◆具優質人才優勢,現時香港共有四所大學躋身在Quacquarelli Symonds (QS)世界大學排名的頭100名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