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1/3大學非歐盟新生數目降 面臨財赤大減開支


  香港文匯報訊 英國執政保守黨政府收緊政策向國際學生「落閘」,依賴國際生源的許多英國大學面臨財政赤字危機。《金融時報》引述統計顯示,2023年三分之一英國大學收到的非歐盟學生申請人數都在下滑,受影響大學幾乎是2022年的兩倍。部分學校需大幅削減開支,甚至放寬對國際生的招生標準,才能彌補收入缺口。

  英國大學聯合招生系統UCAS統計顯示,截至去年6月,報讀英國學府的非歐盟學生約為51.9萬人,按年增幅僅3.6%,增速是6年來最低,較前年的11.6%大幅下滑。UCAS的統計涵蓋全英約60%非歐盟生源,有大學代表還稱實際國際生數目更少,因為部分學生雖繳納首期學費,但最終放棄赴英求學。

  大學靠國際生補貼本地生

  涵蓋約三分之一國際生的英國大學入學網上平台Enroly本月統計,國際生支付的留位費金額按年下跌37%,其中以重要生源國印度、孟加拉、尼日利亞的學生跌幅最為明顯,部分亞洲國家也位列其中。

  代表英國頂尖大學的羅素集團分析,英國大學學士學位本地生學費上限為每年9,250英鎊(約9.2萬港元),維持近乎10年,大學平均每年須為每名本地學生補貼2,500英鎊(約2.49萬港元)各類開支,自然依賴國際生的學費收入,例如考文垂大學約42%的收入都來自國際生,學校上月已宣布會在未來兩年削減1億英鎊(約9.96億港元)支出。隸屬羅素集團的約克大學已主動放寬國際生入學標準。

  英國約140間大學組成的倡議團體「英國大學」行政總裁斯特恩稱,英國政府對國際生態度冷淡,英國的求學吸引力受到衝擊,「我們了解公共財政的壓力,但如果政府幫不到我們,至少不要讓問題惡化。」考文垂大學教務主任鄧恩也稱,大學營運壓力與日俱增,英國政府收緊持學生簽證人士攜家屬移英的政策「令教育市場感到害怕」。

  英國對於是否接納移英政策可說左右為難。英國民眾2016年公投通過脫歐,主要正為了減少移民人數,然而在脫歐後,移民英國的人數不跌反升。數據顯示,2022年英國淨移民人數達74.5萬人創新高,是脫歐前的兩倍多。執政保守黨及首相蘇納克備受壓力,故其中一項收緊移民措施便是向留學生「開刀」,限制攜同家人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