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要說/有力解決青年「四業」問題\莊家彬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在去年底推出「青年儀表板」,整合多項與本港青年相關的數據和重要資訊,客觀地展示出香港青年的人口特徵,教育程度、就業、創業、住屋、婚姻及生育等不同層面的狀況概覽,為包括青年本身在內的社會上各階層提供一個詳盡的圖解,以助政府及各大企業和各行業機構,掌握本港最寶貴的資源之一,人力資源的分布。

  按照「儀表板」列出的數據,2022年本港12至39歲青年人口數目為2088200人,佔總人口比例30.1%;其中男性青年人口為1032300人,佔總青年人口49.4%;女性有1055900人,佔總青年人口50.6%,即女性青年人口較男性略多。2022年青年勞動人口約132萬,佔全港勞動人口約38%。青年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教育程度為中學及以下,月入中位數為16000元,專上教育為24700元。

  「儀表板」協助制定青年政策

  青年就業收入中位數資料,對於剛畢業的青年人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也會反映甚至影響到勞工市場的職位供求問題。而根據「儀表板」數據反映,新界區的青年比例為全港最高、青年女性初婚及生育年齡有上升跡象、越來越多青年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等等。政府不單可以透過「青年儀表板」的數據,協助制定與青年相關的政策,更可考慮推出針對性的措施。

  就以青年人口在新界區的佔比最高來說,政府和各大商業機構便可考慮將業務發展的地點北移到新界,以方便吸引更多青年人在區內就業,況且商業重點北移亦漸漸成為大趨勢,加上北部都會區各個項目陸續展開,北部都會區在地理上更靠近大灣區內地城市,而新界地區現時大量的青年生力軍,正正是可多加運用的人力資源,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本港人口老化趨勢,與香港周邊地區或國家的情況相若,而生育率是化解人口老化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青年女性初婚及生育年齡上升,即顯示了現時的本港青年普遍遲婚。在「青年儀表板」展示的數據中,本港年齡介乎25至39歲青年,已婚人數比例在2022年為41.5%,較2018年的47.3%下跌近6個百分點,這個數據可以視之為警號,若遲婚風氣繼續在社會上蔓延,就只會加快本港人口老化的步伐。

  鼓勵青年融入灣區發展

  當然結婚是人生大事,無人可以「逼婚」,但提供誘因對緩解人口老化情況惡化或會有幫助,青年人遲婚或選擇單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亦與「青年四業」之中的「置業」有相當大的關係,「青年儀表板」已展示了問題數據;政府對初生嬰家庭已有支援及獎勵措施,進一步對青年提供例如稅務減免或置業優勢等誘因,鼓勵他們早日結婚生子,相信亦是可作考慮的方向。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儀表板」有各項數據,包括就業調查,「知道佢哋諗乜」,局方掌握青年發展期望。對於部分青年不知道大灣區其他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相關資訊,「儀表板」應用程式將有綜合資訊發布,青年不用四處找資料。當局會盡力令應用程式所發布的資訊有用及有趣,強調會針對青年需要和興趣來推介,以吸引青年下載。她又指,除了擺街站,當局下一步將會進入校園主動接觸青年。

  現屆特區政府對青年人的工作已落到實處,「青年儀表板」作為《青年發展藍圖》的展示平台,將青年政策進一步具體化,後續就是對有關的問題推出針對性的政策。

  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天津市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