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什錦/有色同寒冰\鄺凱迎
「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乃唐代韋應物(也有稱是元稹)《詠琉璃》的詩句,傳達出琉璃具有璀璨奪目的誘人風采。琉璃是古稱,與玻璃及料器相類,其差異在於其混合材料不同形成不一樣的晶態;西亞統稱為玻璃。
戰國《穆天子傳》有記載:「周穆王登採石之山,命民採石鑄以為器」。這裏所指的器,當時稱之為璆琳,古意指美玉,解讀為琉璃,即古代玻璃。東漢王允的《論衡》亦有記載:「消煉五石,鑄以為器,磨礪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當時有以聚光鏡點火,而聚光鏡材料是用熔煉得的玻璃加工拋光製成)。這些留存下來的古文獻,記錄了西周至漢代距今二三千年前先民已能煉石提取琉璃的工藝及製成器物。亦有傳說關於其起源是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年代,越國有范蠡(亦稱陶朱公)造劍之時,熔煉鍛錘時發現了這種半透明的物質,色彩斑斕,流光溢彩,越國君王勾踐極為驚訝,稱這物質為流蠡,及後循其同音名為琉璃。但考古研究,琉璃早於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時期已出現,流蠡之說乃范蠡與西施的愛情傳言而已。
自商周到戰國,出土的琉璃製品紀錄有料珠、管珠、蜻蜓眼、琉璃璧、琉璃杯等。漢代更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年代,二○一一年江蘇盱眙縣大雲山西漢江都王陵出土了一套共二十二件夾雜灰白色及淡綠色、呈半透明的琉璃編磬,最大有五十厘米,這是首次出土文物中以琉璃為材料的編磬。據報道拿術槌敲擊,發出清脆的聲響;大雲山西漢王陵出土文物數量不少,種類複雜,這套編磬證明琉璃已是當時取代玉石的工藝材料。
琉璃有「外來說」和中國「本土創」的說法,其出現如先前所指范蠡在冶煉青銅劍過程中,使用了石英砂混合了草木灰,因高溫令兩者熔化而出現。專家也通過實驗證明,草木灰是助熔的主要元素。三國時期吳國人萬震的《南州異物志》有指「琉璃本質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在亞洲另一端,考古學者在開羅近郊的古埃及十二皇朝墓地利什特(Lisht)發現有玻璃工作坊遺址,年代距今三千多年,從此推論,玻璃在當地早於公元前二千年已出現了;而文獻方面最早見於傳說成書於三千五百多年前的《舊約全書》,其中提及玻璃是「黃金、玻璃不能與智慧相比」。有關玻璃的製造,在巴比倫與巴格達地區之間出土的(約在公元前七世紀)一片楔形文字泥板文本,記載了有關製作原料配製方法,但因破譯楔形文字而有爭議。
從相關文獻看來兩地生產是有所先後,但以「外來說」作結論亦有點牽強,主要是對出土琉璃的科學分析發現漢代和之前朝代的樣品,含有無機化合物一氧化鉛(化學式PbO)佔大多數,此外亦含有不少氧化鋇(化學式BaO);中國古代琉璃所含有鋇的化合物元素是其他國家及地區的古代玻璃所沒有,著名學者李約瑟(J. Needham)亦指出含鉛元素的玻璃器在西亞也是不見的。至今國外對中國古代技術發展的觀點是:中國早期的琉璃珠與西亞埃及的鑲嵌玻璃珠相似,估計當時已有貿易來往;鋇及鉛共存是中國古琉璃的特徵,主要在戰國及西漢時期。中國科學院院士袁翰青亦確定含量高的兩項元素的是中國特色。與西亞帶有鈉、鈣元素成分不同,也可以解釋存在「本土創」的理據。
琉璃被稱為中國五大名器之一,與金銀、玉翠、陶瓷及青銅並列。其物質在高溫下有一定的可塑性,製作成器在亞歐各地有各種方式,如西亞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流域的以範模澆鑄及卷芯而製成,埃及的鑲嵌珠(又稱為蜻蜓眼),羅馬的吹製技術、壓鑄、雕花及鑲嵌法等等;在中國似以模範、鑲嵌及壓鑄等工藝皆有具備,其造型以仿製青銅器物及玉石,如越王勾踐劍的劍格上鑲嵌兩塊琉璃代玉石作飾物、江蘇徐州漢代楚王墓出土的琉璃杯及琉璃蟬、河北省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琉璃耳杯、鑲琉璃銅壺及碗、罐等盛器。
近年考古發掘出土的戰國漢代的琉璃器,透明度多不高,器體較薄而具有玉質的溫潤質感;其器物上的紋飾有雲紋、谷紋、蟠螭紋、獸面紋或柿蒂紋等,是中國古代才有的工藝飾紋,代表了中國民族文化的藝術特徵。
東漢王侯墓葬出土文物中,亦見一些具西亞風格的玻璃器皿,是早年經絲綢之路通商西域的貿易貨物,其特色是硬度高,其造型與中國古代器型相異;二○二一年南越王博物館舉行的「四海通達:海上絲綢之路文物聯展」,其中一件從過百玻璃碎片修復的綠色玻璃瓶,是在廣州的五代十國南漢開國皇帝劉岩的陵墓康陵出土,這件侈口方膊鼓腹的玻璃瓶,與伊斯蘭玻璃器形及裝飾相同。這有如「寒冰」的器物,兩千多年來經水陸之絲綢之路隨商貿貨品流轉,有使各地工藝融和、創新及提升質素,展現東西文明的交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