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反詐騙搜全港 拘219人涉款逾5億

◆港島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總督察胡敏怡(左)表示,36歲軟件工程師墮入投資騙案,損失金額高達1,900萬元。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港島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總督察胡敏怡(左)表示,36歲軟件工程師墮入投資騙案,損失金額高達1,900萬元。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警方過去半月展開「穿雲」行動,拘捕219人。警方圖片
◆警方過去半月展開「穿雲」行動,拘捕219人。警方圖片

  軟件工程師被呃1900萬 七旬菜檔主痛失1200萬積蓄

  警方鑑於近年詐騙案件不斷攀升,以港島總區為例,各類型詐騙案甚至佔整體罪案四成半。為此,警方港島總區刑事部由本月8日至21日,聯同轄下四個警區展開主要針對騙案中傀儡戶口持有人、代號「穿雲」的執法行動,其間在全港拘捕219人,他們涉嫌與146宗網上購物騙案、投資騙案、網絡釣魚騙案、電話騙案及求職騙案有關。案件涉及558名受害人,總損失金額超過5億元,當中不乏高學歷及高收入者,有年輕軟件工程師在短短5個月內被騙1,900萬元。◆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被捕的157男62女(17歲至77歲),當中大部分是傀儡戶口持有人,其中兩男一女更是警員在網上平台「放蛇」拘捕。被捕者分別報稱保險經紀、家庭主婦、健身教練、運輸工人等,他們涉嫌曾向詐騙集團借出或賣出銀行賬戶以換取報酬,而詐騙集團其後則以該些戶口接收及清洗約6,000萬元的犯罪得益。他們分別干犯「以欺詐手段取得財產」、「串謀詐騙」,「洗黑錢」及「煽惑他人犯洗黑錢」等罪被扣查。

  不少受害人屬高學歷高收入

  警方港島總區刑事部總督察林嘉澄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146宗騙案的558名受害人,年齡介乎17歲至80歲,個別損失金額由500元至1,900萬元不等。不少受害人為高學歷、高收入人士,包括會計師、核數師、銀行經理、投資顧問及法律工作從業員,當中有人墮入網上購物騙案,完成付款卻無法收貨,亦有人墮入投資騙案,被騙徒「一而再,再而三」地壓榨,最後近乎傾家蕩產。

  港島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總督察胡敏怡指出,本次破獲的案件中損失金額最多的是一名36歲擁有大學學歷的軟件工程師,其被網上結識的騙徒誘騙開立投資戶口,起初受害人見戶口結餘有所增長,於是信以為真,按照騙徒指示將款項轉到第三方銀行賬戶。其間受害人曾要求提取「利潤」,但遭騙徒以各種原因拖延,並要求投入更多資金以便「解凍」賬戶。

  最終事主愈陷愈深,甚至向屋企人借錢,在短短5個月內轉賬81次共1,900萬元至42個第三者戶口,直至騙徒與其失去聯絡始知被騙,而所謂的投資賬戶紀錄俱為騙徒虛構。

  另一名受害人為70歲菜檔檔主,他早前接獲假冒內地公安的騙徒來電,訛稱受害人涉及一宗洗黑錢罪行,要求交出銀行戶口資料及密碼作調查。騙徒亦要求受害人每日報到,又威嚇倘不妥協,家人亦會受牽連被捕。

  受害人信以為真,交出銀行戶口資料,結果被騙去1,200萬元畢生積蓄。胡敏怡指,受害人不單承受龐大金錢損失,個人心理及家庭關係亦會產生極大破壞。警方將繼續追查案件,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防騙小貼士

  ◆內地公安或官員不會透過電話聯絡香港市民

  ◆若有陌生人要求付款,須「停一停、諗一諗」,向有關單位或朋友求證

  ◆多加提醒身邊人,尤其是家中長者切勿亂接陌生來電

  ◆小心保護個人資料,包括身份證、銀行、稅務等文件,以及自拍照片、錄像等可以用作網上開戶或借貸的個人資料和訊息

  ◆切記個人户口「不租、不借、不賣」

  ◆若收到轉數快「高危警示」,應立即停止轉賬及與對方接觸

  ◆對詐騙案件保持警覺,若有任何懷疑,可使用警方「防騙伺服器」或「防騙伺服App」,亦可致電18222防騙易熱線求助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