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間/社聯:社區客廳設計需因地制宜

  左圖:阿芳一家四口現時居於一個一百五十呎的劏房內。右圖:賽馬會陽光鄰里互助中心在七年前開始營運,使用者多為家庭住戶。
  左圖:阿芳一家四口現時居於一個一百五十呎的劏房內。右圖:賽馬會陽光鄰里互助中心在七年前開始營運,使用者多為家庭住戶。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施政報告提出「社區客廳試行計劃」,為劏房戶提供額外生活空間。有機構調查發現,深水埗及油尖旺區至少需要6個社區客廳,才能滿足需要。而深水埗有小朋友的家庭較多,旺角單身住戶則佔多數,機構建議政府根據不同地區的各類劏房戶需求,設計「衛星式」社區客廳,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專屬服務。

  兒童成人住戶需求不同

  本港首個社區客廳去年12月中在深水埗福華街推出,為劏房住戶提供共用空間,預計未來將在土瓜灣和紅磡一帶,建立更多社區客廳。為研究各類劏房戶對社區客廳的需求及期望,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去年調查近500個劏房住戶,並按受訪劏房戶的需要,將他們分為三個群組,包括有兒童的住戶、較匱乏的單人或成人住戶,以及匱乏較少的住戶,調查發現,三個群組的需要截然不同。

  社聯政策研究及倡議主任嚴祉琦表示,超過一半有兒童的住戶,表示非常需要「學生讀書溫習」、「小朋友玩樂」空間,及「功課輔導/補習」等服務,比例遠高於整體;在單身住戶中,非常需要「飯堂」、「淋浴設備」等設施的比例亦明顯高於整體住戶。

  社聯政策研究及倡議總主任黃和平提出,由居所到服務提供地點,大部分受訪者只接受15分鐘或以下的步程,約為一公里左右。他以深水埗及油尖旺區為例,若按照15分鐘步程標準,該範圍最少需要6個社區客廳,步程範圍重疊的位置,劏房住戶較集中,顯示對社區客廳迫切性更高。

  黃和平建議,未必需要所有中心提供一樣的設施或服務,服務點應視乎地區需要設計,例如在有兒童住戶更多的深水埗部分區域,和單身住戶更多的旺角部分區域,分別提供「衛星式」的社區客廳,同時政府亦應進行較具系統及規模的研究,以確定社區客廳的選址及數量。

  賽馬會陽光鄰里互助中心在2016年開始營運,如社區客廳的運作模式,每日朝十晚十開放,陽光中心的營辦商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高級服務幹事潘詠珊表示,中心至今已接觸近2000個劏房家庭,當中近六成為家庭住戶,使用小朋友遊樂設施最多。

  阿芳一家四口現時住在葵涌一個150呎的劏房內,她表示曾住過更細的單位,連書枱都放不下,當時讀中學的大女兒只能在床上溫習,有時甚至要用手托住筆記簿才能寫字,長時間導致膊頭變形,「她當時壓力好大,甚至曾說『媽媽我好煩,好想自殺』!」直到一家人搬至賽馬會陽光鄰里互助中心附近,能夠使用該中心的服務,生活才有改善,「大女兒現在成功入大學,細女5歲,在這裏由細玩到大,我也認識更多街坊,開始做手工、煮咖啡,信心都大了。」

  單身劏房戶謝先生現時居於僅40呎的劏房內,單位只能放下一張碌架床,洗衫晾衫和煮飯都成了奢侈,當散工的他除了外出工作,平日在家只能刷手機消磨時間,社交孤立。在接觸陽光中心社工後,不僅解決了日常生活的難題,他又常與街坊一齊外出閒逛,更主動當起木工師傅,教其他劏房戶自製合適的小傢俬,建立起了社交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