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宏議/開源節流多元發展拓新機\香港立法會議員 李惟宏
特區政府現正就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歡迎業界及持份者積極表達意見;而財政司司長將於2月28日發表《財政預算案》,闡述未來一年政府的財政規劃。根據《基本法》第107條規定,特區政府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踏入新一年,香港經濟穩步復甦,訪港旅遊業亦持續恢復,但仍面對地緣政治複雜多變、港股低迷、息口高企、外圍經濟不明朗等因素,各行各業的經營環境充滿挑戰。特區政府早前估計,2023年財赤可能超過1000億元,財政儲備亦將持續下跌;因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除了致力提振經濟外,亦要繼續審慎理財,確保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
為紓緩巨額財赤,特區政府必須開源節流,以及促進多元發展和開拓新機遇:
開源方面,由於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等大型發展項目將動用大量財政資源,建議採納不同的投融資方案,其中包括引進私人投資者;就此,可讓本地金融服務業界加入有關項目融資委員會及辦公室,善用其廣泛的人脈關係,提供適切支援並發揮所長。期望透過公私營合作發展模式,將有助減輕政府部分財政負擔。
其次,推動基建項目證券化。可參考早年「五隧一橋」的成功經驗,檢視在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等合適的基建項目收入中,應用證券化方式來發債融資,增加庫房收入,以減輕財赤壓力。當中,可以預留部分債券讓零售投資者認購,並增加券商及金融中介機構的參與,藉以促進本港零售債券市場發展。
節流方面,應加強推動特區政府各部門透過善用科技,優化服務和減少人手開支。例如,稅務局在處理「證券借用及借出交易」可獲得印花稅寬免時,需要實體文件遞交,建議可接納電子方式遞交,藉以減省人手處理並提升效率。同時,贊成政府各部門嚴控開支,尤其是審核實際人手和其他支出的必要性;如有需要,應採取大刀闊斧行動,減少冗員、行政開支及浪費。
另建議特區政府檢視現行社會福利制度,對騙取綜援、公屋和長者乘車優惠等個案,須嚴加審查和提升執法力度,堵塞制度漏洞,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同時亦有助騰出資源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促進多元發展方面,為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應積極推進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除了持續發展證券市場外,亦須開拓商品、期貨、衍生工具、貴金屬、基金、資產管理、虛擬資產等,令到外資、中資、本地公司均能共同發展,進一步豐富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及服務。同時,應持續推進上市及市場改革,避免中小企上市申請受到不公平對待。港交所亦須積極扶持更多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規模、國內外的公司上市,做好國際金融中心的融資角色。
呼籲適度寬減差餉
香港亦須着力開拓新市場,例如重推伊斯蘭債券,並加強宣傳推廣,進一步拓展香港的伊斯蘭金融業務,抓緊中東、東盟等國家帶來的新機遇,助力金融業多元化發展。根據立法會秘書處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資料,2022年香港總體債務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4%,相比起新加坡的141%及美國的122%,香港仍有充足空間,穩步增加發債規模,以緩減財赤壓力,彌補財政收支不平衡。
亦有金融服務業界人士反映,申請特區政府科技券計劃時,面對手續繁複、審批時間長、獲批金額少等問題。就此,應盡量簡化科技券的申請流程、加快審批及提高獲批的金額,協助業界升級轉型、優化交易系統和提升交易效率,有助於維持香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最後,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在尋求財政收支平衡之下,繼續為中小企和市民提供過渡性支援,例如適度的利得稅、薪俸稅及差餉寬減等等,藉此發揮「撐經濟、紓民困」的重要作用。
期望特區政府積極考慮上述建議,共同推動香港金融服務業向前邁進,增強發展動能,鞏固香港「八大中心」定位,促進經濟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