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箏」情一弦牽 傳承古琴技藝

  圖:台青蔡芳詠在貴州從事古箏教學。\受訪者提供
  圖:台青蔡芳詠在貴州從事古箏教學。\受訪者提供

  在台灣高雄出生的蔡芳詠12歲時隻身來到北京學習古箏,後來與同樣是古箏演奏家的彭士泳結緣。婚後兩人回到彭士泳的家鄉貴州畢節,蔡芳詠父親創辦的古箏廠也從福建搬遷至貴州。「高山流水遇知音」。如今蔡芳詠和彭士泳,一位從事琴藝教學,另一位主打古箏經營。因古箏緣結,兩位「90後」走到了一起。他們是生活上的伴侶,更是音樂上的知音,共同譜寫「琴瑟和鳴」的幸福樂章,成為兩岸民心相通、感情交融的一道亮麗風景。

  文、圖:周亞明

  初冬,貴州畢節的早晨帶着潮濕的冷風。不同於往日,沒有學生們練習古箏的琴聲,工作室裏顯得有些冷清。蔡芳詠指導的學生們已到貴陽參加藝術考試──這是檢驗教學成果的時刻。蔡芳詠期待着學生們帶回好的消息。

  蔡芳詠的父親製作古箏、母親教授古箏,蔡芳詠從小就對古箏有着天然的親近。雖然父母不願她走上學琴這條「吃苦」的道路,但5歲的蔡芳詠堅持每天練琴4個小時,在同齡人中「小有成就」。

  赴京深造提升琴藝

  2006年,因為一次兩岸的文化交流活動,蔡芳詠第一次離開台灣來到北京,見到更多像她一樣熱愛古箏的同齡人。他們的演奏讓蔡芳詠相當震撼,令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到北京進行系統地學習,加強基本功以提升琴藝。作為家裏最受疼愛的小女兒,父母不忍心讓她一個人到這麼遠的地方。但拗不過她的一再請求,最終順應她的心願。

  學習拼音、簡體字,住校的集體生活,嚴厲的老師,離開了父母和姐姐的庇護……蔡芳詠克服着種種困難,新的學習環境也帶給她更多新鮮感。以琴會友,她認識了許多來自大陸各地的新朋友,開闊眼界的同時,琴技也在不斷提升。

  由於兩岸的教育系統有所不同,獲得通用文憑就需要取得本科以上學歷。蔡芳詠很清楚,自己所選擇的,是條沒有退路的道路。為參加各類考試和比賽,她每天練琴14個小時、一練就是16年,如願考入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蔡芳詠父親將多年經營的「松柏古箏」廠,從台灣高雄搬到福建福州,不僅擴充了業務,還成就了蔡芳詠和彭士泳的浪漫情緣。

  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的彭士泳,那時正在成都經營古箏藝術中心,他希望將高品質的古箏,放在中心銷售。為更加了解相關產品,他從成都去到福建,前往蔡家的古箏廠。見到同樣是演奏古箏的年輕人,蔡爸爸把女兒的微信推給了他。雖然兩人並未見面,但彭士泳常在線上諮詢蔡芳詠古箏製作的工藝,對蔡家的「松柏古箏」稱讚有加;蔡芳詠也看到彭士泳比賽的視頻,對他的演奏印象深刻。古箏演奏的圈子並不大,在一次老師組織的古箏論壇現場,兩人第一次見面。

  「民族文化是我們的根」

  年齡相仿、熱愛古箏,蔡芳詠和彭士泳總有聊不完的話題。每一次講座、論壇、音樂會,都成為兩人特有的「約會」,一起學習、相互了解、共同成長、彼此欣賞,古箏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婚後,蔡芳詠在畢節定居,對貴州的文化相當着迷。她說,小學5年級曾演奏《黔中賦》,但那時並不知道「黔」在哪裏,更不明白曲中為何會有這麼多忽明忽暗的變化。如今她在畢節生活,才開始有所了解。「貴州對我來說是一個寶藏之地!北京如果是我『入世』音樂殿堂的『門票』,貴州像『避世』的『桃花源』。」蔡芳詠說,在這裏能讓她從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回歸平靜。當她在貴州煙雨朦朧的山霧中,看到山巒樹林因為季節更迭、天色陰晴,而呈現出不同顏色的時候,她更能體會《黔中賦》的曲中意境,體會到貴州的一山一水、明暗變化。這種身心合一的感受,加深了她對琴藝境界的理解,在一片山野間放下雜念、靜心音樂,見天地、見自己。「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想起龔琳娜老師對我的囑託:民族的文化才是我們的『根』!無論走到哪裏,家鄉的歌謠總能帶給我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