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科技自立自強支撐新質生產力\馬浩亮

  首次「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在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國防建設等眾多領域,將發揮全方位的示範引領、激勵帶動作用。這背後,是諸多國家重大戰略的匯集與體現。

  科技自立自強已被確立為「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提出「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重點就是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擁有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而此次表彰的工程師及團隊,正是推動工程科技發展的創新主體,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技前沿、先進產業、重大建設、民生難點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獲獎者涵蓋了諸多領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諸如「華龍」「天眼」「天河」等,都已是位居全球領先水平,加速搶佔科技制高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2024年九大任務,排在首位的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創新,其基礎就是科技創新。這一方面能夠催生新產業,形成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可突破「卡脖子」打壓,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此次獲獎工程師,有多位來自5G、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核電等行業。他們的科研成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提供雙重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這批「國家工程師」的來源單位也相當廣泛,既有大學、科研院所、國企、軍隊,也有寧德時代、三一重工、比亞迪等民營企業。他們正是憑藉先進技術,成長為具備世界競爭力的行業巨頭。去年頒布的「民營經濟31條」專門強調,支持民企提升科技創新,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民企工程師獲得國家大獎,是對民企地位與重要性的充分肯定,有助於激發民企信心和積極性。

  而獲獎者中的航母工程副總設計師吳曉光、潛艇信號處理技術與水聲工程專家劉清宇、殲-20團隊,以尖端科技、強軍重器有力增強了國防實力,凸顯了「科技強軍」對國防建設的「主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