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東北創業近二十載 盼鑄民族品牌國際化樣本

◆許莉盈(左)在車間同技術人員交流精密零件生產精度。
◆許莉盈(左)在車間同技術人員交流精密零件生產精度。

◆車間內一排排智能數控機床24小時不間斷作業。
◆車間內一排排智能數控機床24小時不間斷作業。

◆許莉盈用精益求精在競爭激烈的精密製造領域佔領了一席之地。
◆許莉盈用精益求精在競爭激烈的精密製造領域佔領了一席之地。


  北上扎根專注精密製造 幾經起伏認定實業根本

  學財務出身的許莉盈,自己也沒料到會一路北上2,000公里,扎根東北近二十載。作為一家精密零部件企業的負責人,北上創業之路儘管歷盡波折,但許莉盈憑借永不言敗的獅子山精神,熬過了轉換賽道的艱難歲月。從遠銷日韓歐美的光驅馬達部件,到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直徑十四分之一的小活塞及其它發動機零部件,許莉盈用精益求精在競爭激烈的精密製造領域佔領了一席之地。如今,她正謀劃升級智能化無人車間。「我們要通過智能化改造,打造民族品牌的國際化樣本。」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宋偉 遼寧大連報道

  早在1995年,年僅18歲的許莉盈來到深圳,在港企國泰達鳴集團先後擔任出納、會計。「當時,香港製造業企業在深圳辦廠多為來料加工,接單均在海外,因此賬務處理相對簡單。財務工作就顯得格外沉悶枯燥,和我的性格並不相符。」

  財務轉崗技術部門 十載成就行家裏手

  本着多學習的想法,許莉盈申請轉崗到技術生產部門。然而,這對零基礎的她來說並非易事。「搞生產,首先你要看得懂圖紙、會繪圖。」下班後,許莉盈就去找技術員請教學習,從會看圖到能繪圖,再到成為行家裏手,用了整整10年。「那段時間吃住都在廠裏,我覺得就應該有種不服輸的勁頭。」

  歷經十載,近而立之年的許莉盈已然能獨當一面。此時,她也被委派到東北拓展業務。2005年,許莉盈隻身北上,籌建了國泰精密機件(大連)有限公司。「當時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提出不久,東北迎來高速發展機遇。而之所以在大連選址建廠,主要是因為日本客戶邀請。大連當地的日資企業眾多,另一方面有港口優勢,產品出口相對便利。」

  搭上時代發展快車 年產值六年翻六番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內地加工精密零部件的門檻較高,除了需要充足資金購買國外進口高端機床,更需要大量數控領域人才。「早期這一領域的精英幾乎都集中在新加坡、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香港地區。得益於這個優勢,當時我們工廠的數控人才幾乎都是香港人。」

  彼時正逢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許莉盈的工廠也搭上了時代發展的快車。「當時市場競爭不像今天這麼激烈,精密零部件只要能生產出來並確保質量,客戶在價格方面就相對不敏感,會給企業比較高的利潤回報。」

  直至2012年前,國泰精密近90%的產能都用來生產計算機光驅馬達的核心零部件,產品銷往日本、韓國等國。創業不足7年,許莉盈所在的工廠年產值就翻了六番,一路攀升至8,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在內地同等規模製造業企業中已屬鳳毛麟角。

  需求現斷崖式下跌 工廠困境中求生存

  然而,隨着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U盤閃存很快取代了光盤的地位,光驅自然也失去了用武之地。「雖然當時有預判,光驅的市場需求會減少,原本還幻想着能有兩三年的緩衝期,留給我們更換賽道,但事實要比預想的更糟。」

  讓許莉盈措手不及的是,數碼市場對光驅的需求斷崖式下降,工廠主力產品銷量也隨之每年下滑超過20%。從2015年到2018年,許莉盈坦言經歷了自創業以來最灰暗的三年。「當時我們工廠所在的開發區,有幾家日資企業都是從一兩萬人的規模縮減到幾千人,不少工廠甚至遷到了東南亞。」

  是去還是留?眾人陷入了迷茫之中。最終一錘定音的是許莉盈。「當時已經建廠十年,好不容易在東北扎下根,我不想輕易放棄。」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獅子山精神,在許莉盈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看好國產汽車行業

  轉換賽道從零開始

  此時,選擇高附加值領域,轉換新賽道對許莉盈來說已然迫在眉睫。看好國產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她毅然將生產重心放在汽車發動機零部件。「和原來做光驅馬達配件不同,汽車發動機零部件的技術要求截然不同,對我們團隊來說相當於從零開始。」殘酷的現實讓許莉盈意識到,進入汽車行業新賽道,如果不盡快搶佔市場,只會一步慢步步慢。

  她坦言,最難是技術上的突破。光是前四年,工廠就交了幾千萬元的技術「學費」。「接了訂單,哪怕有再多困難,打碎了牙也要嚥到肚子裏。因為汽車發動機零部件實行的是零缺陷管理,很多知識都需要我們邊生產邊學習。因為技術工藝不過關,初期產品不良率偏高,損失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曾經,由國泰精密生產的小活塞精度達到誤差少於0.005毫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直徑的十四分之一。但許莉盈對產品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誤差從原來的0.005毫米以內升級到0.003毫米內。

  國產新能源汽車崛起 謀劃第二次轉型

  從創業之初年產值剛過千萬,到轉換賽道前鼎峰時期的8,000萬;從轉型陣痛期的產值兩千多萬,到如今近1.5億元年產值,儘管近年來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企業始終表現出強大的抗壓能力,銷售逆勢上揚。「隨着國產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崛起,在現有技術團隊的基礎上,我們正謀劃第二次轉型。未來,我們要在新能源高端乘用車及智能機器人零部件上打造民族品牌的國際化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