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透視:港股氣氛悲觀 暫不建議撈貨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 植耀輝

  港股今年開局表現可謂「冠絕全球」,開局至今恒指僅2日上升,累跌超過一成;科指上升日數雖有3日,但累積跌幅卻達到16.9%。如此情況實屬相當罕見。對於本輪大跌市場有不同解讀,但從近日亞太區股市整體表現皆弱勢來看,疑似是與基金新一年調整配置有關,受地緣因素以及對經濟前景之不確定性所影響。至於調整已否已結束仍言之尚早,但在投資氣氛仍較悲觀之情況下,亦暫不建議投資者撈貨矣。

  另外,筆者近期觀看了一段網上關於美國經濟之短視頻,觀點相當特別,值得與大家分享。雖然過去一段時間不少分析認為當地經濟將步入衰退,但至今仍未有太多跡象顯示經濟惡化,其中一個原因竟與俄烏衝突有關。美國現時援助烏克蘭之武器裝備金額數以千億美元計,而在送贈完後亦需生產和重新儲備足夠彈藥,而軍事工業作為重要產業支柱之一,這亦意味可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及經濟效益,以保障美國軍事工業穩定發展。事實上,美國總統拜登過去亦曾指軍援不僅符合美國安全利益,亦對國家經濟有利,皆因贈送武器裝備後,政府會使用國會撥款,為軍備庫存補充更多美國製造裝備,刺激製造業發展。

  那究竟受惠到那些程度呢?去年11月美國政府便向國會議員發放一份文件,羅列了那些州份取得總值合共約273億美元之軍援投資。最受惠之三個州份依次為亞利桑那(17.5億美元,下同)、阿肯色(16.4億)及賓夕凡利亞州(15.5億)。此舉有利拉高個別地區就業人數,亦有助消費及經濟發展。當然,跟美國GDP(2022年超過25萬億美元)相比貢獻相當之少,但亦反映戰事背後各參與者亦會有自己之盤算。

  航運業受衝擊 中遠海能續持有

  最後亦想談談航運股。紅海事件之演化有點超出預期,執筆之時繼續有貨輪受襲消息,而較令筆者在意的是開始有油輪公司暫停該區行線。與集裝箱運力過剩之情況不同,由於近年未有新建大型運油船(VLCC),所以全球油運運力已有供不應求之情況,但因OPEC+宣布減產,遂令供需失衡情況得到改善。不過假設未來有更多油輪停駛,又或事件進一步惡化,則影響可能相當不妙。須知道全球每日約有700萬桶油通過紅海,約2,000萬桶油經過霍爾木茲海峽,所以局勢之變化對原油供應及油運需求會有很大衝擊。而在揀選航運股上,似乎中遠海能(1138)或更可取,筆者亦暫傾向繼續持有。

  (筆者持有中遠海能股份)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