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

  王煒東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訓輔主任

  「水桶理論」指出若各人都擁有無形的水桶和水杓,當人感受到別人對自己友善,就會產生幸福感,並以水位作比喻,善待別人能為別人的水桶加水,增進彼此的關係;待人苛刻就抽乾別人桶內的水,關係變得不融洽。在孩子的生活圈中,加水減水不必順其自然,刻意製造加水事件能協助促進及建立和諧關係。美國教育家威廉柏其(William Purkey)創立「啟發潛能教育」,提倡刻意安排有利孩子成長的經歷,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和別人的美。

  光靠等待的話,孩子生活中「加水」雖然總會發生,但本文想講述另一視角──刻意製造經歷。例如妹妹正安坐畫畫,姊姊路過不慎撞到妹妹的小書桌。妹妹不悅,父母於是想辦法避免妹妹情緒爆發,對姊姊說:「妹妹今次沒有怪你,她很愛你。」這個說法的確有點「夾硬」,但就像石穿靠水滴,萬丈高樓也要從地起。有時未必要等衝突發生,跟姊姊出街帶點糖果回家送妹妹,逛商場時預早指示姊姊替全家拉門,事後為孩子釘上「愛惜妹妹」、「願為家人付出」等標籤,久而久之姊妹間相處氣氛就會改變。

  班隊正在課室外等候下樓,課室內仍有兩名同學收拾物件。就簡單向班隊說句:「不同事情上我們各有快慢,今天你等我,明天我等你。」學生很容易願意等待。那兩名學生出來,聽到老師說:「同學知你們需要時間,都說不介意等你們。」聽罷兩位報以「多謝大家」。各人的水桶都添了水。在孩子的生活中刻意創設互愛情境,把「水滴」送到孩子的水杓上,引導孩子為別人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