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打工仔 每周捱逾48小時

  飲食業1個頂3個 盼加薪增福利刺激就業

  香港復常後,勞動力仍短缺,部分打工仔「一人做三個人工作」,資方亦未有積極提升員工薪酬待遇。工聯會一項會員就業情況調查發現,「工時長、收入少」的問題未有明顯改善,三成打工仔每周工時48小時以上,高於國際勞工組織建議水平、近三成人收入較去年減少、逾四成人對就業前景不樂觀。工聯會建議政府優化最低工資機制,保障工友基本收入,切實保障本地就業優先、薪酬待遇合理增長等。另本港最新失業率維持2.9%,失業人數減少約6,700人,至10.57萬人。

  工聯會上月至本月成功訪問3,772名會員,發現30.1%每周工作48小時以上,另有20.1%每周工作52小時以上;28.3%收入較去年減少。73.3%認為「加人工、增福利」能刺激就業,其次分別是「改善行業工作條件,如職安環境、工作環境」(51.4%)、「落實家庭友善措施,如彈性上班時間、提供特別假期」(51.2%)。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打工仔的就業質素未有改善,復常後經濟復甦未如人意,亦令打工仔對就業前景失信心,「調查反映,41%受訪者對就業前景『不樂觀』或『極不樂觀』,56.7%受訪者對就業前景表示『擔憂』或『非常擔憂』。」他希望政府優先致力開發本港勞動力市場,指香港現時勞動參與率只有55.3%,遠低於新加坡和澳門,大量適齡人口未投入勞動市場,香港仍有龐大潛在勞動力未有充分發掘及釋放。

  飲食業職工總會權益總幹事招冠聰亦指出,在人手不足下,飲食業的工友要「一個人做三個人工作」,長期處於高強勞動的狀態,容易過勞並發生職安健問題。工聯會副理事長、權益委員會副主任林志挺則表示,國際勞工組織(ILO)建議,僱員每周平均工作40小時,但今次調查發現不少受訪者超出有關建議,他以銷售員為例子,在本地消費減少以及內地消費模式轉變下,靠佣金維生的銷售員收入減少,期望政府多加宣傳本港活動,吸引旅客來港。

  工聯會期望政府參考調查結果,推動人手短缺的行業提升薪酬待遇,並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推出積極主動的措施鼓勵潛在勞動力,尤其婦女及初老重投就業市場。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勞工福利政策,加強對打工仔的保障,包括增設強積金保證回報計劃、取消外判制度,將實際有需要改為長期聘用,以及優化最低工資機制。

  本港失業率維持2.9%

  另外,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去年10月至12月的本港最新失業率維持2.9%,與去年9月至11月相同,但失業人數減少約6,700人,至10.57萬人、就業不足人數輕微增加約400人至37,000人。總就業人數370.6萬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各行業的最新失業率普遍維持在低水平,總就業人數的跌幅收窄,失業人數亦進一步下跌。展望將來,他指勞工市場短期內應會維持緊絀,儘管仍然不利的外圍環境或會有一些負面影響,但預期訪港旅遊業和私人消費的進一步復甦應會繼續支持勞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