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醫聖醫道 識防治疾病

  醫聖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末年,是歷史上一個極為動盪的時代和疫癘流行時期,據史書記載,疫病流行嚴重時,成千上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災難。醫聖行醫各地,發現了各種疫病流行對人們造成的嚴重後果,在多年對傷寒的研究和實踐基礎上,充實和提高了理性認識,進一步發展自己的醫道,著成《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的經典,醫聖在防治疾病的理論和實踐,對於我們面對現在的疫情不僅有理論上的指導意義,還是重要的臨床法度。現就防治疾病方面,擇其要者簡述如下。

  文︰香港中醫學會陳飛松中醫 圖︰陳飛松、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一、未病先防,小病防變

  防病於未然,醫聖稱為養慎。「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外邪侵襲人體,鬱閉腠理,未流傳臟腑、閉塞九竅,當及早醫治,防止病情深入。

  【節房事以養腎】

  腎為先天之本,醫聖重視內養精氣。養精之法,首先不可過用。須節房事、勿過勞,故醫聖強調「房室勿令竭乏」。

  【避災傷】

  身體的任何損傷都會耗散正氣,應當「無犯王法,禽獸災傷」,盡量避免對身體不必要的損傷,遵紀守法不受刑罰,避免蟲獸災傷這樣的意外傷害。

  【節飲食】

  脾胃為後天之本,醫聖十分重視「胃氣」的養護,強調「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

  通過以上方法,即「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連人體第一道屏障腠理病邪都侵犯不了,經絡臟腑自然安全,人也自然很難得病。

  萬一得病了呢,醫聖又特別重視不要只顧眼前的臟器病變,要預見到疾病的轉變。至於防傳變的手段,醫聖分別談到了用藥和用針。 「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自癒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經,使經不傳則愈」等。

  二、飲食滋味,害則成疾

  醫聖認為,飲食是把雙刃劍,若飲食不當也可成疾。「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餘皆仿此」。豬苓湯證,表現為口渴欲飲,可是喝水越多,越會加重其體內水熱互結的病情,這時候口渴欲飲反而成了病因,當然應該「隨其所得而攻之」,治療方法為攻水利水。

  總之,飲食與病相宜的,則疾病隨其所得者癒;與病不相宜的,當攻其所得,審因論治。

  三、攻伐有度,過則為害

  在《傷寒論》中凡涉及到汗、吐、下法的,醫聖都強調中病即止,以防傷及人體正氣。如通便法強調並不可一味攻下,大承氣湯攻下力猛,醫聖在方後註中亦寫明「得下,餘勿服」,恐攻下過度傷及正氣。在麻子仁丸與赤丸的方後註中,醫聖用「漸加,以知為度」及「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來強調用藥是從小量遞增,以知為度,中病即止,以防損傷正氣,反而為害。

  四、病情初癒,嚴防食復

  疾病徹底好轉以前,若不注意一些生活細節,往往容易引起病情反覆,醫聖提出了大病新瘥有食復之說,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癒」。邪去正復之時,脾胃之氣尚弱,應少予清淡飲食,可養胃氣以漸強,又可防厚味戀邪以礙氣機。若不欲食而強食或食太過,則有可能因脾胃之氣不足而誘發問題,甚至引起疾病的反覆(食復)。

  五、服藥要忌口,知常以達變

  服用中藥以後,經常要注意忌口的問題,醫聖將服藥後的忌口分為常法和變法。

  常法:桂枝湯的方後註裏,醫聖詳細說明了服藥之後的將養和飲食禁忌,指出應該「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所謂常法就是為了保護脾胃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