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她的口頭禪:我們中國
「見到仙妮的第一面,我就被她一口比中國人還流利的普通話震撼到了。」去年夏天,在銀川從事葡萄酒銷售的「80後」電商張鳴和朋友一起來到西鴿酒莊,短短幾分鐘的交流,所有人都對陳仙妮豎起了大拇指。「不僅僅敬佩她的專業,還有就是她對中國的熟悉和對生活的熱情。」還有給張鳴和朋友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陳仙妮時不時就會說出一句口頭禪:我們中國。
回法國像出差 去中國更像回家
「哈哈,如果不是曾經有人說起,我還真沒有意識到。」面對香港文匯報記者的好奇,陳仙妮笑着說,或許這句口頭禪就和平時吃飯睡覺一樣,是她再正常不過的一種日常生活習慣吧。「來中國十幾年,我早已完全融入了中國,也早就把自己當成了中國人。」回憶起這兩年回法國時的情形,陳仙妮說,她突然有了一種「陌生感」。「在法國我竟然不習慣了,吃的不習慣,住的不習慣,交流也不習慣了。」每到夜深人靜之時,雖然人在法國,但陳仙妮心心念的卻總是在寧夏的家。「就連我的父母都說,你來法國像是出差,返中國反而像是回家。如果不看臉龐,你活脫脫就是一個中國姑娘。」
不僅見證中國發展還參與其中
來中國十幾年,讓陳仙妮一直引以為傲的是,她不僅見證了中國的發展,更曾親自參與其中為之奮鬥過。「記得2007年初到中國時,智能手機才開始普及,吃飯購物都是用現金,當時和歐洲在這方面上差不多。」在陳仙妮的記憶中,也就是短短幾年,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席捲全國。「我去歐洲出差時常對一些朋友說,你們竟然還在用信用卡和現金,在我們中國,一部手機,頂多再配一塊充電寶,就能暢行無阻。」每每這個時候,讓陳仙妮倍感開心的是,朋友們除了驚訝羨慕的目光,更希望她多講講中國的故事。「其實這就是中國發展的魅力,很多外國民眾也都希望能對中國多一些了解。」而每次,除了社會發展的新鮮事,仙妮也會講起她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我給他們講西海固移民,講他們通過葡萄園從貧窮走向富裕的故事,大家聽了都很感動。」陳仙妮也總會給朋友們說,有機會你們應該親自去中國看看,因為到時候你們會發現,原來想像中的中國和現在的中國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