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台灣地區選舉的沉疴與迷途\吳志斌
1月13日晚上,台灣地區兩項選舉結果揭曉。是次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是自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三組勢均力敵候選人的情況,賴清德最終以不多的優勢當選。國務院台辦發言人表示,這次台灣地區兩項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台灣是中國的台灣。這次選舉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改變不了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越走越親的共同願望,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大勢。
台灣地區的直接選舉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40年代,經過數十年的實踐,選舉到底給台灣地區帶來了什麼?從台灣社會的整體來看,台灣民眾對選舉的態度已有明顯轉變,從以往的狂熱參與到現在對於選舉的相對冷漠,尤其是台灣民眾發現,所謂的「民主選舉」並不能真正解決社會現存的民生難題。
政黨「利益博弈」忘記民生之需
從今年投票的人數統計上來看,2024年選民總人數為約1954萬人,只比2020年增加了19萬人,是近5屆選舉選民總人數增加最少的一屆。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選舉20歲到29歲的投票人數共284.9萬人,比2020年選舉的311.9萬,少了約27萬人。即便是在今屆「首投族」增加了102萬人數的情況下,今年的投票率還低於2020年,僅為69%。
每次台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都讓各路政客在選票的高低輸贏中「狂歡」,全然忘記了民生之需,民意之急,距離「選賢與能」的理想愈走愈遠。根據《紐約時報》報道,台灣選民(尤其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普遍表示,他們更為渴望看到的是關注台灣人自身需求的選舉。目前台灣社會陷入嚴重的通貨膨脹,與此同時,房價上漲、收入增長緩慢以及青年職業前景暗淡,都使得台灣民眾對於兩大主流政黨表示失望。
特別是在疫情之後,「台灣地區的2023年的年度代表字是『缺』,反映出長期以來,台灣民眾對『五缺』(缺地、缺水、缺電、缺才、缺工)的憂慮。」選舉沒有帶來補「缺」的希望,反而將社會的人心和民眾的所需作為了政治籌碼,成為黨派競選撕裂的「骰子」和「棋子」。
台灣地區的選舉看似「民主」和「平等」,但實際上是各政黨的「利益博弈」和「政治操作」。為了勝選,候選人鍾情舉辦大型群眾集會,利用極度煽情的口號刺激選民,使得「選舉」成為了民眾口中的「選戰」。其次,選舉常常淪為金錢的競選遊戲,買票現象時有發生,更有候選人接受財團和企業的「政治獻金」,上任後就「投李報桃」,大搞金權交易。與此同時,黑惡勢力滲透選舉,「武鬥」時有發生,暴力騷擾對手,皆是台灣地區選舉中見怪不怪的亂象。
更為諷刺的是,今次賴清德的當選,實際上僅得了島內40%民眾的支持,而剩下的60%民眾對之並無好感,甚至無法認同其理念,這種選舉既不能保證了多數人的意願,反而使得少數勢力堂而皇之得勢,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正如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所言,「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
倘若直接選舉確實如部分台灣民眾所理解的,具有一定的形式上的民主性,那麼選舉又如何保證參選人的基本素質,從而實現真正的實質民主?選舉不僅只是在選人、選政黨,更是在選價值、選人心。多年來,台灣地區的選舉常與「作假」二字相聯繫。
其中一大迷案便是蔡英文的學歷。此外,2022年,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被爆其碩士論文涉嫌抄襲。而台灣媒體早前報道,賴清德競選總幹事潘孟安亦被爆出其碩士論文涉嫌抄襲。學歷造假和學術抄襲暴露出的不止是參選人的品行問題,而是事關參選人的誠信問題。毫無資格審查的選舉,讓各路「妖魔鬼怪」都有機會堂而皇之地「粉墨登場」,作秀博眼球,這只能將台灣地區的選舉變成一場華而不實的、毫無道德底線的鬧劇。
選舉變成華而不實的鬧劇
每四年一屆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頻率頻繁,又以直選為主要手段,使得社會大半年談論的是「民主選舉」,可是這樣子的民主是為誰做主?這樣的選舉又是為誰謀利?選舉又為台灣社會做了什麼實事、好事?台灣到底是要在「民主」的華衣中「作繭自縛」還是要走出「民主」的迷途,尋找民心的初衷,這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自救題」。
這次選舉期間,筆者恰逢身處台灣,目睹了選前造勢與當日投票的全過程。在選舉結束之後,一位台灣摯友給筆者發來了如下的感慨:「『政黨輪替』早已是歷史名詞,第三勢力崛起是必然現象,現今的藍、綠、白『三足鼎立』,也不能認定自己就是固定的三分天下之一者,隨時都會有新崛起的顏色取而代之。」
筆者耳聞目睹,深深感慨,無論台灣由什麼顏色掌權,都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大勢。尤其是面對「挾美自重」的民進黨,我們更要放棄幻想,加快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因為無論是藍、綠還是白,紅色的中國心才是真正的底色。
中國僑聯委員、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