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四方面入手 提振內地市場信心\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管 濤

  繼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次在「三重壓力」中提及「預期轉弱」後,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及「社會預期偏弱」。措辭雖然較「預期轉弱」的程度有所減輕,但表明距理想狀態還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民間不願或不敢投資和消費,形成國內大循環的堵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切實改善社會預期與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並列作為2024年經濟工作的三大總體要求之一,同時要求宏觀政策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將多出穩預期的政策置於穩增長、穩就業之前。

  有人說穩住了預期就穩住了經濟。然而,當預期問題連續談了三年之後,當前或只有穩住增長才能穩住預期、提振信心。短期看,這要從四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均指向實際經濟增速低於潛在產出,其表徵是就業不充分、物價走勢弱,一些企業經營困難。當務之急要推動經濟運行回歸潛在增速。結構調整很重要但見效慢,而現階段民間投資和消費意願不足,故仍需要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

  除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外,還要政府發揮最後貸款人的角色,用好民間儲蓄高、(中央)政府債務低的有利條件,積極的財政政策適時加力、提質增效,要加大財政支出強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由於政策已落後於市場曲線,宜採取一些超預期的政策措施。同時,預案比預測更重要,宏觀政策應留出冗餘度。

  其次,要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保持財政金融穩健運行。鑒於房地產在居民資產和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2023年房地產市場延續調整,繼續拖累經濟運行,加劇經濟金融風險隱患,對市場信心造成打壓。2024年,必須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同時,無論是房地產健康發展新模式,還是地方化債長效機制,都應該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框架,並着手一些基礎制度的建設。相關政策宜打好提前量,避免一直被市場推着走,消磨市場信心。

  再次,要針對市場的急難愁盼,落地一批實質性的改革開放措施。當前中國正處在經濟恢復和產業升級的兩個關鍵期,結構性問題、周期性矛盾交織疊加。要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着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把中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短期看,要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准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着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准入,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認真解決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等問題;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遊的堵點。

  刺激政策靠前發力

  最後,要提高政策執行力,增強政策的獲得感和認同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雷厲風行、求真務實、敢作善為抓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特別強調要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歸根結底,就是重申在防疫平穩轉段後,要休養生息,不折騰。即便做事,也是支持性政策靠前發力、收縮性政策慎重出台,各項經濟社會工作形成「一盤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應該伴隨着就業尤其是重點就業人群增加,物價漲幅從低位溫和回升,以及股市、樓市、匯市等金融市場企穩,最終落腳在包括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在內的居民收入穩步增長,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的氛圍更加濃烈。

  當然,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論短期還是中長期都很重要,這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途徑,需要厚積薄發,需要壯大「耐心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