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眼錄/古人吃什麼\劉 俊

  《水滸傳》中常見梁山好漢招呼店小二「先切兩斤熟牛肉,打一角酒來」,然後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也許是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是英雄好漢的緣故,《水滸傳》裏寫「飯」不多,倒是逢吃必有酒。「酒者,天之美祿」,據說四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酒」,有酒自然就有飲酒,雖然《酒誥》告誡周人不得聚飲,並且以飲酒為商人亡國的罪名之一,然而聚飲(酒)之風延續至今——無酒不成席嘛。

  古人今人都喝酒,那麼主食呢?據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食物遺存,可知漢代人的吃食主要有稻、大麥、小麥、黍、稷、大豆、赤豆等。早期中國人吃這些農作物仍以粒食為主,到了中古時代則開始將麥類「磨研成粉,製為麵食」,此時「以麵粉製作的食物,通稱為餅」,《諸葛亮別傳》中有「孫權常饗蜀使費禕,停食餅,索筆作《麥賦》……」可見當時「餅」之流行。

  隨着唐朝「國際」交往的增加,古人吃食中自漢代就開始引入的西域品種此時又有所擴大,胡餅、茄子、芝麻、羊乳酪和葡萄酒進入中原,豐富了唐代人的飲食範圍。宋元直至明清,食物種類日趨擴大,烹飪手法也更見講究,這使古人的吃食越發精緻,主要菜系即有八大(川、粵、魯、湘、蘇、閩、浙、徽),招牌菜品難以計數。宋代除了綠林豪傑喜歡的粗放型酒肉,還有蘇東坡發明的做工細緻的「東坡肉」「東坡豆腐」和「東坡羹」,不過要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那恐怕還得到明清之際,《紅樓夢》中一道茄鯗,讓劉姥姥甚覺詫異:「茄子跑出這個味兒來了」──殊不知茄子能「跑出這個味兒來」,皆因此菜食材和做工都要求極高:茄子須是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雜以雞脯、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豆腐乾、各色乾果,「都切成釘兒,拿雞湯煨乾了」,香油糟油一收一拌,密封在瓷罐子裏,吃的時候拿出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才算完成。

  古人吃什麼?今天看來「吃」的都是歷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