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客從遠方來

  胡笑蘭

  到南寧,一定要吃碗老友粉,喝碗油茶,品一品「高山流水」。你不品這三樣,都算不得真正地到了南寧。完全是不由自主,我還真的和這些美食,一一相遇,並留下極深的印象。

  果然,在南寧,不管是大街上,還是小巷子裏,你都會與粉相遇。店舖前挑高布幡,婉約的是古樸。五顏六色的霓虹,流溢的是現代的審美。街上有眾多的粉店。景致各別。朋友老王已經定好了飯店,說是盡「地主之誼」。於是,也不客套,一幫人移步酒店。老王大刀闊斧點了菜,又細緻地和服務員叮囑說油茶和老友粉一定不能少。老友粉的聞名得之於一個傳說。南寧人認為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着開胃,冬天吃着驅寒。這種粉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寧小吃獨特的風味。朋友來了有好酒,但也會請你嘗嘗老友粉。我平素喜粉,今天的粉又吃出了不一樣的意境。

  老友粉的做工講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乾,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或圓或扁的粉條。圓的稱米粉,扁的稱切粉。粉的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一碗老友粉有3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滷水,米粉,配菜。粉條爽滑,滷水鮮香滋美,肉菜回香。3部分各有獨到之處,也有完整地配合。這樣的配合,使得整碗粉相得益彰。它們看似並不相干,但彼此遷就,甚至是痛苦的遷就。但往往可以組合出一種神奇。筷子撩起一綹,但覺有細微的彈跳從筷尖上傳遞而來。粉條順滑,入口有嚼勁,又不忍心張嘴大嚼,唯恐這滋潤的美瞬間消失了。濃郁多變的口感,它們是有層次的,多變的。麻辣酸香,讓你在品嘗的時候領略一重重的味道。

  油茶上桌。考究的青花湯盆,裏面是碧綠濃稠的汁液,冒着熱氣。我聞到了淡淡的清香。一旁擺着各式小碗,盛滿大豆、花生米、糯粑、米花。另外,還備有食油、鹽、薑、葱或韭等佐料的小碟子。這就是油茶了。鹹油茶加有如此之多配料,與其說是一碗茶,還不如說它是一道菜。茶碗中放有配料,將茶湯傾入,並用調匙輕輕地攪動幾下。碗中便有幾分姿色,茶湯稠濃。喝一口香中透鮮,鹹裏顯爽。鹹油茶是一種高規格的禮儀,按當地風俗,客人喝鹹油茶一般不少於3碗。我一喝放不下,也記不住多少碗了。

  有人說,到苗鄉侗寨去,如果不吃一場龍頭宴,不喝一杯純米酒,不玩一次「高山流水」,那就不算體驗過民族風情。猶如去了深圳沒有看海和深南大道一樣,必然留下遺憾。酒到半酣之際。忽而,外面響起悅耳的歌聲。但見幾個苗族阿妹,身着民族盛裝,款款而來,走進包間。她們前來敬酒了。客人還沒反應過來,早已被團團圍住。一個阿妹端着一個酒碗,先行站在客人身邊。緊接着,五六個姑娘依次站了,排成一排。她們舉起小酒甌,一個連着一個,高低相接。最末端的阿妹用酒壺從高處將米酒倒下,酒流淌,一直像一根綿長的細線流淌,直到流到靠近客人的最後一隻酒甌。酒甌已滿,阿妹端起酒甌送入客人嘴裏。可不是高山流水麼?很多客人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架勢,既稀奇又膽怯。面對熱情的姑娘,客人們這時候往往也羞澀得像個姑娘。有人手都沒地方放,想捧酒甌又不好意思。就這樣拿拿放放,在不知不覺中,半推半就裏,變成了「海量」。眾人看着,喝彩着。情緒高漲,感染到每一個在場的人。我平素就不飲酒,便說饒了我吧。她們堅持她們的禮數,笑意盈盈,說那可不能,你是珍貴的客人,意思意思。盛情難卻。於是,欣欣然接受「高山流水」的禮遇。其間,阿妹們齊聲唱着勸酒歌,咿咿呀呀,抑揚頓挫,婉轉動聽。直叫人如癡如醉,如夢似幻。「阿表哥,倒酒喝;阿表妹,倒酒喝,喜歡不喜歡也要喝……遠方的客人請你喝杯酒,代表妹一片心呢,呀﹗喔……」勸酒勸得先入為主,情真意切。這樣通俗易懂的歌詞和瑯瑯上口的曲調,非常好聽易學,極具感召力。在場的所有人不由自主地就參與了進來。被敬的客人也頗受感染,情不自禁地喝了下去。

  有酒有肉,苗侗人的酒席,不但敬酒還要餵你一塊肉。阿妹夾着一塊肉放到客人嘴邊。客人微醺,張嘴準備咬肉時。阿妹卻調皮地將筷子一縮,客人撲了個空。她趁勢把碗裏的酒又倒進客人嘴裏。然後,又用那塊肉接着逗他。如此這般,周而復始,直到客人咬住那塊肉方止。餵肉時,歌聲再起,抑揚頓挫,聲聲入耳。高山流水,世界奇觀,妙趣橫生。這樣的場面實在唯美、震撼、開心。席間不時傳來陣陣歡快的笑聲。入鄉隨俗。苗鄉侗寨的酒如同這裏的山,這裏的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水有多深,酒罈就有多深。夜深酒酣,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