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台選舉結果為兩岸關係蒙上陰影\蘇虹
1月13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塵埃落定,賴清德最終以不多的比例慘勝。此前,賴清德選情一度告急,雖然最終跑出,但其未來執政之路前景暗淡。外界關注的是,此次選舉結果為兩岸關係及台灣未來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選舉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當選台灣地區正副領導人,但得票率僅有40%。而當地立法機構民意代表選舉,113個席次中,中國國民黨獲得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者2席。
從選舉最終結果看,民進黨失票最多,國民黨基本維持住了基本盤,而柯文哲的民眾黨則收穫頗豐。蔡英文執政的8年,執政成績乏善可陳,有民調顯示多數民眾希望政黨輪替。事實上,2000年台灣地區首次政黨輪替以來,島內政治格局存在着8年的「政治周期」,陳水扁的8年迎來了馬英九的8年,後又進入了蔡英文的8年。但此次民進黨再次連任,打破了以往的「政治周期」。但既便如此,也不意味着民進黨代表了台灣主流民意。
國民黨敗於選前內訌
在多數民眾希望政黨輪替的情況,民進黨勝選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民黨內部不和。其中,郭台銘橫插一竿,和4年前一樣,充當了「攪屎棍」角色,給國民黨選情蒙上陰影;「侯趙配」後,國民黨高層發出不同聲音,「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發揮到極致。馬英九發表統一言論竟遭孤立,成為國民黨選前致命內訌。甚至在馬英九自費在島內不同媒體刊登廣告,呼籲選民集中選票支持國民黨,實現政黨輪替的情況下,侯友宜與搭檔趙少康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特別是「九二共識」上的曖昧態度,其實是國民黨敗選的主因。
選前賴清德醜聞纏身,其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的住宅,被指違法興建,被戲稱為「賴皮寮」。亦有人爆料稱,賴清德有「小三」和私生子賴廷翰,有網民稱真有其事,且「生母簽承諾書不可與親父相認」,甚至出示了疑似賴清德與其私生子賴廷翰的親子鑒定。在此情形下賴清德勝選,只能說明民進黨有「私」無「德」,非常悲哀。
賴清德曾自稱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2023年12月30日,賴清德在選舉電視辯論會面對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詢問,表示「台獨」的定義是「兩岸互不隸屬」,意圖從根本上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原則。
賴清德的搭檔蕭美琴,在大陸公布第二批「台獨」頑固分子清單7人中位列第一,也是大陸多次點名並施加制裁的「台獨」頑固分子,其「駐美代表」的身份被島內譏諷為「助美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背後的金主和最有力支持者是「深綠」,如「台灣教授聯盟」、「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這些「深綠」大佬在2018年曾聯名寫信,要求蔡英文讓賴清德作為候選人參加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而非作為助手參選。
因此,今後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根本不能對賴清德抱什麼希望。蔡英文執政8年,已經把兩岸關係推到了兵兇戰危境地,賴清德上台後,如不改變「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態度,必然會給兩岸關係及台灣未來發展蒙上陰影,而最終結果是,大陸對實現祖國終將統一的決心絲毫無損,反而是更加堅定。
阻擋不了祖國統一大業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這次台灣地區選舉,大陸網友的關注度遠沒有幾年前韓國瑜參選,並贏得高雄市市長選舉的那種熱度,也沒有2020年國民黨對決民進黨的熱度。有網友甚至表示,國民黨上台,有利於兩岸和平,但未必利於祖國統一;民進黨上台,不利於兩岸和平,但有利於祖國統一。
的確,正如國台辦發言人表示,這次台灣地區兩項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台灣是中國的台灣。這次選舉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改變不了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越走越親的共同願望,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大勢。
發言人強調,我們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的立場一以貫之,意志堅若磐石。我們將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與台灣有關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一道,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