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古人談心】「愛人如己」是道德最高層次

  「道可道,非常道。」我相信很多人在讀老子《道德經》的第一句便想放棄了。其實在閱畢全經後便能發現老子所說的是「道」和「德」,香港年輕人往往是摸不着頭腦的。

  對我的學生而言,別說道和德,就連道德的理解也最多是以英語的Moral 去理解,是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的一種善惡判斷和規範。在大多數心理學教科書中,也多會在道德相關的研究和理論中提到以下心理學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皮亞杰(Jean Piaget)和柯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

  佛洛依德以他的「三個我」概念中的「超我」和「自我」的互動去解釋道德的作用及機制,他認為一個人的道德愈高,是因超我(即類似我們對良心的理解)發展強,對善惡的理解清晰和符合社會標準,也會在適當時利用罪惡感、內疚等提醒我們要行善,同時「自我」也要適當地選擇「超我」的意見,才能讓道德可健康地表現出來。而皮亞杰和柯爾伯格則從認知和發展角度去研究和解釋道德,他們對道德的看法是把道德看成一種能力,會按不同階段發展。

  當中以柯爾伯格的三階論最廣為人知:第一階是有獎則為善,有罰則為惡;第二階是「習俗」(conventional),即以人際關係和諧導向、以法治觀念判斷是非;第三階是法律為公益而制定,個人根據他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建立道德判斷。第三階是最具爭議的部分,爭議在於如何得知什麼是「社會最大多數利益」和「普世價值」,特別是不同的歷史文化及社會形態下,很少會有所謂的「普世價值」。

  「道德」始於「禮」

  而《道德經》當中提到和以上最相關的內容是第三十八章,當中把「道德」分了六個層次,我們應由最高層次開始追求,如追不到則退而求次,順序為「道」、「德」、「仁」、「義」、「禮」和「失禮」。可理解為最高是「道」,「失禮」為負數的狀態。

  但《道德經》中的第一段已說明「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超出了語言所能描述的概念、是包含一切,所以老子提出的道德層次其實只有四層:「德」、「仁」、「義」、「禮」。

  用今天的概念去理解,我們應先從「禮」開始去表現愛和尊敬,再提升到「義」,即愛、尊敬和尊重身邊的人,如忠義、孝悌、夫妻之愛等等。「義」再提升到「仁」,即「愛人如己」、「一視同仁」。仁再提升為「德」,即愛的對象由人到世間萬物、由身邊到全宇宙、由已發生到未發生等。

  如結合老子和柯爾伯格的看法,用「愛人如己」去取代「普世價值」,這個理論應該更易理解及使用。

  劉國輝老師(學研社成員,在大專任教心理學十多年,愛用微觀角度分析宏觀事件,為朋友間風花雪月的話題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