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幼教事】自卑催生自強 華佗勤學破逆境
筆者因筋骨受傷要到中醫診症。診所牆上掛滿了禮鏡牌匾,其中一句最頂尖的讚譽是「再世華佗」,可見華佗在中國醫學界上的崇高地位。
華佗是三國時代的名醫,幼年喪父,家境貧困,母親便央求丈夫生前好友蔡醫師做華佗老師,讓華佗學醫,蔡醫師暫且收留華佗,並設法考驗他是否適合行醫。有一天,蔡醫師帶徒弟們到院子裏採桑葉,但徒弟們個子小,碰不到最高的枝條,醫師叫華佗想辦法把最高的枝條上的桑葉採下來。華佗取了一根繩子,拴塊小石頭,一拋,繩子拋過枝條,樹枝被壓下來,就能把桑葉採下來。又一次,醫師看見兩隻羊正在角鬥,拉不開,又叫華佗想法子把這兩隻羊拉開。華佗馬上抓來兩把鮮草,放在羊們的兩側,羊們早已餓了,看見鮮草,就過來搶吃,自然散開不鬥了。醫師見華佗如此聰明機敏,就決定收他為徒。及後,華佗到徐州遊學,一邊拜師學醫一邊幫人治病。
奧地利個體心理學語(Individual psychology)學派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在《兒童的人格教育》(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一書中說到,兒童的某些特質是從環境而來,更提及家道中落會對兒童帶來不利的影響。華佗幼年喪父,家中頓失經濟支柱,七歲的華佗感受到家中的劇變,或多或少會自卑和不安。書中也說到,這些自卑不安的感覺或有一種「反作用力」,對兒童產生了刺激,使其下定決心擺脫這種自卑的狀態,努力做到更好的境界以平衡自卑感。以華佗的幼年經歷——喪父、家貧、被棄(母親把他寄養於蔡醫師家),這些打擊彷彿懸樑刺股,煉其心志,最終催生出聰敏與勤學(到徐州拜師遊學)的特質,讓華佗走上行醫的道路,擺脫自卑、成為更好的自己。
《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提及,每個兒童都追求優越感,只是許多兒童以懶惰緩解(或作借口),這樣,他們可以把無能及一事無成歸於懶惰,又或者以懶惰博取家人的關注。反觀華佗的狀況,他除了自己外並無其他人可依,向上的願望愈強烈,就愈會調高對自己達成目標的願望,從而證明自己的力量。因此,華佗青年時代到徐州遊學,博覽醫書,對醫學和養生學鑽研尤深,用功刻苦。遊學期間,他拜名醫為師,虛心請教,鑽研了醫學大師扁鵲、張仲景的寶貴醫學遺產,在理論上奠定了堅實基礎;又在多年臨床實踐中,廣泛地蒐集藥方,多方面接觸病例,總結群眾經驗,豐富了實踐知識。
因為他一生勤於鑽研,所以他精通內科、婦產科、小兒科和針灸科,對外科則特別擅長,還學會流行於現今、可強身健體的「五禽戲」。華佗對於醫治及預防疾病的方法,有着前瞻的探索及實際的施行。除醫術外,華佗亦「兼通數經」,曾被推舉作孝廉。
華佗雖遠離我們二千多年,但他在逆境中的堅強、對學術的不懈尋求,都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亦是當代人的楷模。
梁可茵老師(學研社成員,從事幼兒教育寫、教、編達二十多年,在書海澀論中尋找方便之門,喜歡發掘兒童行為背後的心路歷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好奇投向歷史上小屁孩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