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茅盾作品中的「香港性」

◆此書收錄了茅盾在港期間發表的多篇文章。
◆此書收錄了茅盾在港期間發表的多篇文章。

  茅盾在港期間共創作了三部長篇小說《第一階段的故事》、《腐蝕》及《鍛煉》,同時,他在各報刊上發表了多篇短論、書評、雜文、札記等,收錄於盧瑋鑾、黃繼持編寫的《茅盾香港文輯(1938-1941)》一書中。無論雜文還是小說,茅盾都緊抓住當時現實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鬥爭,可以說是在力求文藝地用筆戰鬥。

  茅盾一生共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其中有三部是在香港創作完成,並於本地報刊連載。若細讀這些作品,其中的人物、背景以及整個故事的進展似乎都與香港無甚關聯,而從作者、作品、讀者和編輯的關係出發,可以看到茅盾其實採用了一種站在香港讀者立場、並積極將讀者的閱讀趣味納入創作思考之內的書寫方式。

  對南來作家來說,要讓閱讀趣味偏向武俠、神怪且對抗戰所知甚少的本地讀者接受自己的作品,並非易事。當年《你往哪裡跑?》的匆匆收尾或許是一次失敗的嘗試,而《腐蝕》則不同,茅盾那時已對香港的在地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在不斷的實踐中深化了關於「文藝大眾化」的認識——文藝大眾化僅僅從形式包括語言上着眼是不行的,必須同時解決內容問題,而且內容更為重要。

  故茅盾在《腐蝕》中做了很多新的嘗試,如故事始終以主角趙惠明為中心順序展開,而第一人稱的日記體敘事既不會令本地讀者覺得陌生難懂,亦與傳統筆記體小說相似,的確是一個可以顧全大部分讀者閱讀趣味的選擇。另一方面,他在正文前寫有一段「半文半白」的小序,有古趣但並不晦澀難懂,更貼近讀者的閱讀習慣。而故事背景選擇在重慶,也更能吸引那些不了解重慶,但對重慶政府、防空洞、空襲等充滿好奇的香港市民,從《大眾生活》刊登的讀者來信反饋中,《腐蝕》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也可從中看到茅盾為入鄉隨俗、繼而宣傳思想所做出的鍥而不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