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寵茂:檢討急症室收費有合理需要

◆盧寵茂表示,今年有需要檢討急症室收費。圖為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 資料圖片
◆盧寵茂表示,今年有需要檢討急症室收費。圖為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 資料圖片

  已7年未調整公營醫療收費 重申非緊急病人不應依賴急症室

  特區政府擬按緊急程度調整公立醫院急症室收費,即提高非緊急病人費用,同時調低甚至豁免危重病人收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解釋,公營醫療收費調整有機制是每兩年會檢討一次,但上一次作出調整已是2017年。同時,若以有限醫療資源應付無止境、無限的需求,只會導致醫療資源配置失敗,認為有千百個理由檢討收費,而每名急症室病人成本高達2,400元,非緊急病人不應依賴急症室服務並由納稅人「埋單」。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

  目前急症室將病人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五個類別,而到急症室求診的近六成也屬於情況較輕微的後兩類病人。盧寵茂坦言,急症室繁忙時每日有六七千人求診,對急症室人員造成很大壓力,「要提供水、洗手間服務,清潔工都要多些,加上空調冷氣都要多些。」

  他強調,急症室醫護專業是救急扶危,但六成病人可能只是弄傷手指、擦傷或發燒想取藥,應轉去門診或向家庭醫生求診,讓急症室發揮救急扶危、處理緊急或嚴重個案,「如果第四五類病人少一些,醫護人員可集中第二三類看病時間。」

  按緊急程度收費 病人最終得益

  盧寵茂指出,公營醫療收費調整有機制是每兩年會檢討一次,但上一次作出調整已是2017年,而現在面對人手短缺、醫療資源有限,亦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政府同時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希望用好基層醫療、用好私營市場的家庭醫生,故今年看到有需要檢討並考慮調整急症室收費。

  他直言,急症室現時收費只是180元,但高專業醫護人員加上「高檔儀器」,「成本是很重,我們的成本是超過2,400元。當你以為走入去急症室很便宜時,我們的納稅人在付費。有些是否可以翌日早上找家庭醫生?有些是否可以先自行以藥物處理呢?」按緊急程度收費是更好運用資源,最終得益的都是病人。

  確保弱勢社群得到服務

  被問及調整收費會否增加低收入人士負擔時,盧寵茂表示,公營醫療服務一直有機制照顧弱勢社群,並針對低收入人士提供豁免和減免,包括接受綜援人士、75歲或以上接受長者生活津貼人士,以及使用「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人士也可獲豁免外,一些低收入人士的家庭狀況若符合一些條件,都可申請減免。醫院的醫務社工、社署社工和指定機構會作出評估,照顧他們需要,確保不會因經濟原因得不到服務。

  有前線醫護人員擔心會因收費調整而成為「磨心」,盧寵茂直言,急症室早在1997至1998年度已實施分流制度,至今有26年歷史,一直行之有效。負責分流站的護士受過培訓,根據一些標準、病人的臨床維生指標、徵狀和檢查作評估,現時分流只不過影響輪候時間,惟單純以輪候時間控制服務有很多弊處,包括有病人領籌後離開急症室,亦有太多病人在急症室輪候,對醫護人員造成很大壓力,亦對急症室資源造成很大影響,醫護人員要照顧等候的人,這不是理想安排。

  盧寵茂強調,若非以「全盤棋」的角度了解公共醫療系統,政府在基層醫療健康的投入也許不能達到效果,現時增加了很多資源投入基層醫療,基層醫療發展正反映政府重視市民健康,故必須用好有限的醫療資源,要有一個可持續的醫療系統,必須適時檢討各方面的醫療需要,而收費是其中一個有效控制需求的手段,故必須要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