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等新三樣出口首破萬億

◆「新三樣」產品包括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資料圖片
◆「新三樣」產品包括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資料圖片



◆202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圖為山東港口日照港集裝箱碼頭。 新華社
◆202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圖為山東港口日照港集裝箱碼頭。 新華社


  中國2023外貿穩增向好 有望保持全球貨貿七連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儘管2023年外需疲弱、價格下行,中國外貿進出口仍保持穩定增長,好於預期。海關總署12日發布年度外貿成績單顯示,202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0.2%,有望連續7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中國產品的製造競爭優勢穩固,2023年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預計保持在14%左右的較高水平,包括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在內的「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近三成。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被調查的進出口企業中超過3/4預計今年進出口持平或增長,外貿新動能加快聚集,有望推進今年外貿向好發展。

  數據顯示,去年外貿運行總體平穩,進出口規模逐季抬升,一季度為9.69萬億元,到二、三、四季度都在10萬億元以上。四季度向好態勢明顯,月度同比分別增長0.8%、1.3%、2.8%,12月進出口總值達到3.81萬億元,創月度規模歷史新高,其中出口表現繼續好轉,同比增長3.8%,高於前值2.1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

  與「一帶一路」國貿易佔比續升

  從貿易夥伴看,東盟、歐盟和美國仍是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其中,去年中國對東盟進出口同比增長0.2%,對歐盟和美國則分別下降1.9%和6.6%。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佔比進一步提升,去年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2.8%,佔進出口總值46.6%,提升1.2個百分點;對拉美、非洲進出口也保持增長,分別增長6.8%和7.1%。

  在主要出口商品中,2023年增長最快的前三種商品是汽車(包括底盤)、船舶、汽車零配件,分別較上年增長69%、28.6%、9.0%,降幅最大的三種商品是稀土、未鍛軋鋁及鋁材、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同比下降均在20%以上。

  海關總署數據還顯示,去年,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29.9%。船舶、家用電器的出口分別增長35.4%和9.9%。出口動能體現了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邁進。

  造船訂單冠全球 中國製造優勢穩

  另外,汽車和船舶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汽車產銷量屢創新高,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全球領先,相關產品出口增長66%,拉動出口整體增長1.5個百分點。

  「根據WTO最新數據,預計2023年我國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保持在14%左右的較高水平。」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發布會上表示,市場份額是市場競爭力的直接體現,中國製造競爭優勢依然穩固。

  企業料今年進出口持平或增長

  展望今年外貿形勢,王令浚認為,當前,外部需求仍然低迷,多個國際機構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整體上不如疫情前;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加劇,最近的紅海航運通道受阻等不確定、難預料因素,都會對貿易活動形成干擾。但與此同時,「中國外貿綜合競爭優勢依然突出,外貿新動能加快聚集,外貿發展的有利條件多於不利因素。」近期,海關總署對重點進出口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3/4的企業預計今年進出口持平或增長。

  呂大良也指出,外部需求持續低迷仍然是制約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同時,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也對出口造成影響,但在政策支撐、產業優勢和各方努力之下,中國出口的綜合競爭優勢會繼續鞏固。